安倍外交动作频频 被指欲孤立中国施压朝鲜
原题:安倍密集外交动作背后
从本轮安倍外交看,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牵制、孤立中国并向朝鲜施压,也许并非唯一目的,但似乎是其主要目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甫上台,外交动作频频:一是电话外交,与越南、印度、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尼等国领导人举行电话会谈;二是特使外交,派特使访韩、俄;三是外相外交,外相岸田文雄出访菲律宾、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四是首相外交,安倍本人亲访越南、泰国、印尼。从战后日本外交史看,短期内如此密集的外交动作实属罕见,自然引人关注。
表面看,此轮日本外交有以下特点。
首先,把对美外交摆在第一位。安倍原计划把美国作为首个出访国,派外务省事务次官专门赴美协调日程,因美方安排不开,才不得不推迟访美,而把东南亚三国作为首访地。
其次,重视与同为美国盟国的韩国、澳大利亚的关系。朴槿惠当选韩国总统后,日本最先派出特使,而且表态安倍首相希望参加朴槿惠的总统就职仪式。日本还宣布,暂不把竹岛问题(韩国称“独岛”)诉诸国际法院。就日澳关系而言,2007年安倍任首相时,日澳签署“安保联合宣言”,此次安倍重新上台,岸田外相与澳外长卡尔会谈时表示,希望与澳大利亚继续各级别磋商,扎实推进两国安保、防卫合作。
第三,重视东盟的作用。今年是日本与东盟建立交流关系40周年,12月日本将举办“日本东盟特别峰会”。日本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与东盟的关系。文莱是东盟今年的轮值主席国,新加坡被日本认为是东盟的“意见领袖”。岸田外相访问两国,并表示东盟的整体性很重要,显示日本重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所发挥的作用。
第四,重视越南和印尼。安倍不仅与这两国领导人举行电话会谈,而且亲自出访两国。越南被认为是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的主要国家,而印尼则被认为是东盟的领导国。
第五,重视与英、法的关系。英国是今年八国集团峰会的轮值主席国,与日本已开始磋商共同研发武器。法国是欧盟核心国家,现任总统奥朗德明确表示重视日本,日本准备与法国签署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的新文件。
最后,着力拓展与印度、俄罗斯的合作。日本与印度的关系被安倍称为“潜在可能性最大的双边关系”,日本与俄罗斯的关系则被安倍称为“最富有可能性的双边关系之一”。可见,安倍认为日本与这两国的关系还有很大拓展空间,希望在任期内着力拓展。
从日本官方和媒体公开的会谈内容看,这一轮日本外交动作有如下两个共同点。
第一,强调亚太战略环境发生变化。无论是电话会谈还是出访,日方几乎必谈亚太战略环境发生变化。根据安倍委托众议院外务委员长河井克行转交给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的亲笔信,亚太战略环境变化主要指中国的海洋活动和朝鲜的动向。与此相关,同各国的会谈中,日本介绍了本国在东海、南海、朝鲜问题上的立场,寻求对方的支持。
第二,强调价值观。在与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会谈中,日方都强调与对方拥有自由、民主、法治、市场经济等共同价值观,显示双方合作有坚实的基础。鉴于日本一贯认为中国、朝鲜与日本的价值观不同,日方意指何处,不言自明。
从本轮安倍外交的特点和共同点来看,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牵制、孤立中国并向朝鲜施压,也许并非唯一目的,但似乎是其主要目的。
不过,如此外交路线要想实现也不容易。首先,安倍外交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它自称要为亚太和平与稳定作贡献,另一方面,它计划增加军费和作战人员,还要为行使集体自卫权松绑。按日方逻辑,后者有助于更好地维护亚太和平与稳定。但是,安倍打算发表“安倍谈话”以否定“村山谈话”,并修改照顾邻国感受的教科书审定方针。至今在历史问题上没有正确认识的国家如何维护亚太和平与稳定?而且,一方面安倍强调价值观,另一方面安倍又有意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的合作,为缓解价值观问题上的尴尬,日方还特意把越南定位为“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日本到底重视价值观,还是重视实际利益?其次,有关国家未必愿意配合安倍包围中国。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文莱、新加坡都表示,希望日本冷静处理钓鱼岛问题,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改善中日关系。可以看出,这些国家既愿意发展与日本的关系,也愿意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两者并行不悖。第三,中国不会无动于衷。针对日本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中国会与有关国家加强沟通,解释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增信释疑。中国长期致力于发展与有关国家的友好合作,在海洋问题上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强调通过对话化解分歧。中国的友好立场及合作姿态必将瓦解安倍外交牵制、孤立中国的图谋。
无论如何包围、孤立,安倍终须面对中国,与中国直接打交道。用安倍自己的话说,他仍然坚持与中国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希望打开中日关系的僵持局面。对于自己在选举期间宣称的“在钓鱼岛派驻公务人员”的说法,上任后,安倍也显示了慎重态度。可以说,安倍对改善中日关系有一定期待,不希望过分刺激中国。如果安倍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拿出政治智慧和政治决断,主动管控钓鱼岛问题以防止其升级,就容易改善中日关系。反过来,如果安倍希望凭借自身实力、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与所谓伙伴国或“处于战略地位的国家”的合作来逼迫中国就范,事实终将证明这是黄粱美梦。(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