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奥巴马二次主政前景:外交安全或收缩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21日发表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热闹的“国之盛典”背后,存在各种抗议和问题。暂时避开“财政悬崖”的威胁后,奥巴马能否躲过“国债上限”这一劫?其在第二任期内加强枪支管控的做法将面临哪些阻力?奥巴马是否会延续第一任期内的外交风格?就这些话题,本期南方时事圆桌邀请了三位美国问题专家为您作出解读。
1 经济能否复苏?
南方日报:奥巴马第一任期内的经济能力成为其短板。第二任期开始后,他能否在国债上限、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等问题上有所作为?
刘飞涛:奥巴马处理经济事务将更强硬
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内已没有连任的压力,他与共和党进行党争的时候,会更加放开手脚坚持自己的主张。共和党要在未来的中期选举中获得好成绩,改变与奥巴马的对抗策略是必然的选择。也就是说,在财政悬崖、债务上限以及其他事关经济复苏具体政策的问题上,只要共和党愿意妥协,奥巴马会有一个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
李巍:债务上限问题只是两党较量砝码,奥巴马能渡难关
现在对奥巴马最棘手的经济挑战是债务上限问题,我认为,他一定能渡过此难关。在外人看来,债务上限是一个严峻的经济问题,其实这是民主共和两党较量的砝码而已。共和党不断施压,目的是迫使奥巴马在税收问题上让步。我估计,两党最终会选择妥协,并实现利益交换。从长远来看,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的经济环境比前四年要好很多。最近我在美国考察期间,感觉华尔街总体来说呈现出一种复苏的态势。在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美国也实现了技术创新和突破。
2 能否推动控枪?
南方日报:奥巴马于16日提交了一份更严格的枪支管控政策建议,以加大对枪支暴力的管制。您认为该法案能否在国会通过?奥巴马第二任期内是否有决心推动控制枪支方案?
刘飞涛:更多地将在限制持枪人身份上做文章
去年美国接二连三发生枪击案,为奥巴马推出这一法案提供了合适的社会土壤。奥巴马第二任期内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已有民调显示美国半数以上的人支持控抢,与之相对应的是,反对者的声音也很高涨,国会通过这一法案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奥巴马更多地将在限制持枪人的身份和资质上做文章。
赵磊:社会政治文化若未变,控枪亦难减少枪击事件
若奥巴马没有拿出具体的管控方案,将难以取信于民,而一旦推动枪支管控,将会面临利益集团和反对党的压力,这是奥巴马面临的两难抉择。奥巴马会坚定地主张管控枪支,但他所提出的方案发挥的作用很有限,若美国的社会和政治文化没有改变,哪怕国会通过了该方案,未必会减少枪击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
3 外交安全收缩?
南方日报:在处理外交安全事务上,奥巴马在第一任期内倾向于减少单边行动、谨慎使用先发制人的战略。在第二任期内他是否会延续这种风格?
李巍:国际事务借助盟友力量,将花更多精力关注国内事务
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内,美国会进一步在全球呈现出收缩态势。具体来说,在下一个四年,若全球没有出现重大政治和军事危机,奥巴马政府对国际事务的介入会进一步减少,美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会借助盟友体系的力量完成,美国的更多精力和财力会用来关注国内事务。前几日奥巴马已经公布了国务卿和防长的人选提名,这些人选的风格比较稳健老练。可以预料,奥巴马及其外交安全团队的总体对外风格比较稳健温和。
刘飞涛:国务卿与防长均经历越战,对使用武力更谨慎
奥巴马摈弃单边主义的做法有可能比第一任期内更明显。可以看到,奥巴马提名的国务卿人选克里和防长哈格尔有共同的特点,即两位高官都经历过越战,他们对使用武力非常谨慎。防长人选哈格尔甚至对向某一国家实施严厉的制裁表示异议,更强调利用外交手段解决控制摩擦争端。但是在无人机越境打击恐怖势力这一方面,奥巴马会比小布什会更加强硬和果断。
4 中美关系走向?
南方日报:美国一方面表示愿意与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却做出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事情。您认为,奥巴马第二任期的中美关系走向如何?
赵磊: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不会变,变数在于会否重复“前松后紧”的对华政策
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的中美关系有不变之处,也会有出现变数的地方。不变的有三方面: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脆弱而韧性的基调未变;中美关系最大的共同利益没变,两国不可能不打交道。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地方是,奥巴马第一任期内对华政策“前松后紧”,执政后期让中美两国发生过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我担心奥巴马第二任期内中美关系也会出现此类波折。
刘飞涛:在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争端问题上,奥巴马将继续坚持模糊政策
中美关系受外在因素干扰的情况很明显,并由此频频引发摩擦和矛盾,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内对加强管理中美危机的意向越来越明显。奥巴马政府明白让亚太适当保持冲突有利于美国利益,但是他要管控争端。具体的表现是,他在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问题上,还会一如既往坚持其模糊政策,一方面阻止一些盟友作出挑衅中国的行为,另一方面谋求中国做出让步。
本期嘉宾:
赵 磊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
刘飞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副主任
李 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者
主持人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