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射星疑为李明博谢幕表演 被指“半拉子成功”
原题:本网独家:韩国射星政经因素占主要成分
经过一波三折之后,韩国终于在30日成功发射“罗老号”运载火箭,将一颗100公斤重的科学观测卫星送上了太空。韩国官方和媒体为之欢呼雀跃。韩国的“太空之梦”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朝鲜射星受到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之后,韩国成功射星自然引起世人的关注。人们也很自然地会对朝韩的射星进行比较,甚至做出是否会刺激朝鲜进行新的核试验或进行更多的发射活动的猜测。然而,从韩国官方表态和媒体的报道看,韩国似乎并不愿意进行这样的比较,也基本没有这样的评估,而是侧重其政治、经济、科技意义。似乎有默契一样,朝鲜至今也未对韩国的射星作出任何反应。
韩国现任总统李明博在射星成功后称,“今天的成功证明在此期间的努力是走向成功的过程。如今,韩国正式迈出了打开宇宙科学时代的第一步”。他希望“把此次发射成为提升韩国国力的一个契机”。李明博的这番表态被称为“谢幕前的演出”。成功射星为李明博即将结束的任期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今后也会成为韩国人常常提起的话题。这也是韩国要赶在李明博卸任前急于发射的重要政治因素。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包括此次的“罗老号”在内,已经发射了冠名为“我星”、“无穷花”、“阿里郎”、“千里眼”等14颗卫星,不过,除了此次的“罗老号”外,其他的卫星都是在外国发射基地,依靠外国的运载火箭的发射的,而在本国基地发射的唯有此次的“罗老号”,因此,韩国认为,此次射星成功使韩国加入了“太空俱乐部”。这一意义“非同寻常”。
不过,韩国也清醒地看到,此次射星成功还只是“半拉子成功”,因为“罗老号”的第一级火箭是用钱从俄罗斯买来的,而不是自己制造的。在“罗老号”5205亿韩元(1美元约合1097韩元)的发射费用中,2000亿韩元将支付给俄罗斯。韩国《国民日报》说,此次“罗老号”发射“与其说是完全成功,不如说是一个中间阶段”。在“罗老号”发射中,韩国的技术“只占60%”。
“罗老号”的发射成功无疑鼓舞了韩国加快开发宇宙空间的的信心。射星成功后,韩国媒体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从各个角度解释射星成功的意义,披露韩国今后开发宇宙太空的计划和美好前景。据报道,韩国原计划在2021年发射“韩国型火箭”,也就是要自主研发运载火箭的核心部分一级火箭,实现完全的技术独立,并实现发射三级火箭的目标。此次罗老号发射成功后,韩国表示要提前两至三年完成这一计划。与此同时,韩国教育科技部不久前还发表了2017年发射绕月轨道飞行器,在2020年实现登月计划,展示出雄心勃勃的气势。
韩国的太空开发起步较晚。不过,这并不妨碍韩国急起直追的勇气。这与韩国人生性不甘落后有关,也与韩国看到了航天技术能为韩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增长动力有关。据韩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有关韩国宇宙开发的报告显示,“罗老”号发射成功将为韩国各相关产业带来约1.76万亿至2.34万亿韩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极大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提升国内民众的民族自豪感。韩国人往往会发挥“后发优势”,过去在核电站、钢铁、造船、电子等领域就是如此,如今,韩国看来也要在航天领域如法炮制。以此次射星成功为契机,韩国对今后跻身于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信心大增。
当然,朝鲜致力于发展宇宙太空技术也是激发韩国奋起直追的一个动力。朝鲜在去年12月射星成功后,韩国虽然不承认是卫星,但是承认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落后了5至7年。这是韩国决不甘心的。自朝鲜半岛分裂以来,韩朝关系史就是一部对抗、竞争史。韩国媒体说,“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韩国必须在火箭运载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南北对抗战中,特别是在心理威慑上占据优势地位”。竞争产生动力,这是韩朝对抗的一个副产品。
但是,过分地解读韩国成功射星在韩朝对抗中的作用似乎并无必要。韩国射星成功,并计划实现火箭技术的独立和发射更多卫星,固然包含着军事要素,但是经济因素占据更大的分量。如同朝鲜坚称自己的射星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一样,韩国也把射星称为迈向宇航大国的一步。在当前韩朝关系紧绷的情况下,过多解读军事因素而不提经济因素,很可能起到推动半岛局势进一步加剧的效果。尽管这并非本意。(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