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中日不能一边捞取经济利益一边对抗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2月02日 10: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编者按:

  “文化血脉上相容最深,历史上交往最多,在彼此近代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起了重大作用的两个国家,近代以来却摩擦最激烈,彼此之间最缺乏信任,目光之间密布着猜疑,在人类历史上似乎还找不到与此类似的另外两个国家。”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王洛林在1月28日召开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上引用一位作家的话来描述中日两国关系。

  2012年是中日两国建交40周年纪念年,本应成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契机,却因日本单方面“购岛国有化”导致中日之间的交流活动陷入停顿。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冷静地梳理了中日之间走过的道路,分析什么才能给彼此国家带来更大利益,并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展望了中日两国未来正常关系的走向。本版将各位专家讲话的核心内容辑录于此,供读者阅读、思考。

  冯昭奎——拷问历史 中国强大是友好的根本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全国日本经济学会顾问冯昭奎发表了“中日两国关系严峻形势的历史拷问”的演讲。他说,亚洲是日本文明的故乡,从长远历史来看日本应正视与亚洲恩人之间的深厚缘分。然而,日本作为一个狭窄、多灾的岛国,有着强烈的扩张生存空间的意识。在唐朝和明朝,中日间发生过两次军事较量,都以日本的失败告终。上述两场战争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与此同时,经济数据也表明,从公元1年到1820年,以国际元计算的中国GDP超过日本10倍,说明这段时间的历史是中强日弱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留给人们的深刻教训是,对中国来说,仅仅是先进,不足以使日本追随,仅仅是强大,也不足以使日本附庸。只有既先进又强大,让日本既服气又服输,中日关系才能太平、友好。

  19世纪后半期,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牺牲品,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世界上展露无疑。日本对中国的尊敬和期待随之烟消云散。出于追随先进、附庸强大的民族秉性,日本毅然调转船头投奔欧美,实行脱亚入欧。以1868年明治维新为转折点,日本通过效仿欧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国力日益增强。然而日本却又效法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政策,加上其传统上的武士道、军国主义影响,1895年中日关系进入了日强中弱时期。随后,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1937年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忘恩负义,用侵略者的铁蹄残暴地蹂躏了其文明的故乡。

  1945年日本战败,1949年新中国诞生,中日两国告别了一强一弱的两国关系历史,开始走向2000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强型中日关系。战后,中日两国走向强大的速度有很大差别。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50年以国际元计算的中国GDP为日本的1.5倍。然而到了1973年,日本的GDP相当于中国的1.7倍,人均GDP相当于中国的13.6倍。

  提升中国经济质量任重而道远

  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奇迹成为影响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因素之一,1978年邓小平访日,称为学习日本经验而来,称现代化的日本是中国的老师。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中日两国发展速度逐渐出现逆转。1979年中国GDP是日本的六分之一,2005年达到日本的50%,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当年中国的人均GDP仍然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冯昭奎分析说,今后,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还将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特别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不但实现了GDP量的扩大,而且实现了质的提高。是一个量与质兼备的既快又好的国民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科院2010发表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综合现代化水平在世界排名第七十八位,日本为第二位。冯昭奎说,尽管中国GDP超过了日本,但量的扩大与质的提高还不平衡。近日来频频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警示我们,如何发展中国经济的质,任重而道远。

  冯昭奎说,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相距甚远。从日本追随先进、附庸强大、对外来文明具有极强的消化力的民族秉性来看,必然会继续追随美国。至于中国的发展,日本人通过媒体,更多地看到的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当今,日本对中国的心理可以用三个“感”来概括:失落感(GDP落后于中国)、优越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恐惧感(中国军事力量崛起),三个感合起来成为日本对中国的“嫌中感”。

  中日关系未来走向

  中日实力对比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基本参数。冯昭奎预计,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很可能再次走到中强日弱的状态。但至少在目前或更长一段时间,中日间依然保持强强型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双方可能采取两种政策:第一,双方都采取理性、稳健型的政策,实现两国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第二,双方都采取非理性的强硬政策,甚至以情绪化左右政策,其结果必然是两国互损双输,甚至发生军备竞赛和军事对抗。哈佛大学一位教授曾预言说,长远而言,日本可能最后还是不得不靠拢中国。冯昭奎指出,日本从当前追随美国转向靠拢中国的长期过程中,是否还要像古代历史上对中国服气之前一样经过战争的磨合,这将是今后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目前应做的是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现代化目标,建设好国家。

  钓鱼岛争端是石原的一个阴谋

  就钓鱼岛争端,冯昭奎还分析了石原慎太郎的“阴谋论”。他说,鉴于日本在过去的战争中擅长使用计谋,使得许多中国人和日本人往往用“阴谋论”来看待日本对外关系中的一些做法。比如说这次钓鱼岛争端,很多人认为是石原慎太郎为敌对型民族主义寻找舞台的阴谋。冯昭奎认为,石原挖空心思设计这个阴谋,就是以《日美安保条约》指定的所谓日美协防地区的钓鱼岛来挑战中国,中国理所当然会采取维权行动应对日本的挑战,日本就可以借口中国入侵实现重新武装。而中日钓鱼岛争端一旦控制不住,美国会依据同盟国约定卷入进来,从而引起中美战争,导致中美两败俱伤,而日本就可以摆脱美国重温军国旧梦。将美国拖入战争,借机重振“大日本帝国”,正是石原慎太郎之梦。

【编辑:李雨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