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称伊朗核问题解决应兼顾各方关切
中、美、英、法、俄、德六国于26日开始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与伊朗就伊核问题展开新一轮对话。这是该对话中断8个月以来六国与伊朗的重新接触。尽管近期伊核问题“战”与“和”的天平明显向后者倾斜,但外交谈判短期难有突破。
本轮对话伊朗关心的焦点问题有两个:一是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承认;二是美欧迅速解除对其实施的严厉能源和金融制裁。六国方面关切的是,如何尽快控制住伊铀浓缩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冻结铀浓缩设施的规模,终止20%高浓铀的生产,并将多余的高浓铀运出伊朗。
去年以来,伊朗遭受了西方史无前例的经济、能源和金融制裁,导致伊石油出口大幅下降,石油收入锐减,人民生活受到明显影响。民众对为履行“和平利用核能”付出的高昂代价质疑增多。强大的国际压力、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伊国内求变的声音增强了伊高层寻求核问题出路的紧迫感。伊朗今年1月宣称,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签署教法决议,禁止在伊开发核武器,显示出伊愿寻求和解的善意。但在本轮会谈前,伊高调宣示在伊南部发现高质铀矿,并称已确定了16个待建核电厂的场址,明显是在向外界展示其维护核利益的坚定意志。伊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在赴阿拉木图前向媒体强调,伊将坚定坚持其不可剥夺的和平利用核能权利,不会接受任何超出国际条约义务的条件。
奥巴马连任增强了美国伊核政策的可预见性。避免战争,用制裁和谈判双轨战略寻求外交突破,是美政策目标,也是奥巴马个人政治遗产的潜在要素。虽然以色列制约因素仍十分突出,但奥巴马政策自由度明显增大。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包括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内的不少前美政要公开主张与伊直接对话寻求伊核问题的解决。在不久前的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美副总统拜登正式亮明了与伊直谈的意愿。这些情况显示,美内部已开始寻求更加现实和实用主义的对伊政策。但美在实质问题上让步空间有限。
欧盟既要承担因伊核问题对抗而带来的消极安全影响,又要直面制裁给自身带来的经济损失,急于寻求出路。欧盟代表在26日对话会上表示,“不会为会谈而会谈”,意在压美伊尽早出牌。但在核心问题上欧盟需听命于美,缺乏外交主动性。中国和俄罗斯均主张在防扩散国际法框架内处理伊核问题。两国在对话中既清晰表明了不接受伊拥核的立场,也制约了西方对伊一味用强,对避免事态失控发挥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去年以来明显加大了外交斡旋力度。但美伊是伊核问题的关键当事方,中俄作用难免受限。
从目前各方释放出的信号看,在铀浓缩问题上关键当事方立场虽有差距,但仍存在妥协空间。而在解除制裁方面,美欧短期难有松动。由于本轮对话系长时间僵局后的恢复性接触,要在核心问题上取得突破难度很大。如果维持对话势头,并就后续对话时间和地点达成某种安排,那也是有益的。
伊核问题成因复杂,主要当事方矛盾根深蒂固、互信严重缺失,解决难度自不待言。但任其拖下去只会使问题更加积重难返。有关方面应该增强紧迫感,大胆提出兼顾对方感受和关切的一揽子妥协方案。(作者为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秘书长黎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