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伊拉克战争七大教训 美决策程序缺乏坦诚
文章认为,美国十年前入侵伊拉克时犯下严重错误,可以总结为七大教训。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早在越战期间就犯过其中的大多数错误
【德国《南德意志报》3月18日文章】题:伊拉克战争的七大教训(作者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斯特凡·比尔林)
10年前的2003年3月20日,美国入侵伊拉克。在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遭受恐怖袭击后,美国希望展示自己的行动能力并向外界表明,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违抗华盛顿外交秩序构想的独裁者将得到怎样的下场。
但战争的走势却出乎意料:美军在伊拉克停留了将近9年,而非短短几个月。4488名美军官兵和3400名美国政府雇员阵亡,超过10万伊拉克人丧生,其中大多数为平民。战争成本一路飙升。美国名誉扫地。
这场惨败的教训是什么?
教训1:决策程序应公开坦诚
乔治·W·布什被9·11事件震惊,时任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成功说服他发动伊拉克战争。总统很快就收到了更多证实这一观点的情报和顾问建议。虽然情报机构提供了大量观点不同的报告并发出警告,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和时任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却并没有出于职责而向小布什提出反对意见。政府绝望地试图展现美国的决心,这违背了进行客观局势分析的所有原则。
教训2:不要相信乐观战况
2001年冬,打击阿富汗塔利班的行动很快取得了胜利,导致小布什及其心腹顾问也对伊拉克战争过于乐观:伊拉克民众将把美军士兵当作解放者予以欢迎;反对派已经准备好接管政府;一旦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际社会就将支持这场战争。但上述情况无一发生。由于美国政府并未制订应急计划,美军不得不在伊拉克临时制订方案。投入的兵力也过少,不足以维持公共秩序并阻止掠夺行为的发生。
教训3:明确战争的目的
占领巴格达3周后,小布什宣布结束所有较大规模的战斗行动。虽然萨达姆政权被颠覆了,但战争的其他目的在有关民主和自由的云山雾罩般言词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于19世纪早期就曾警告说,“如果首先未搞清楚希望通过战争达到什么目的”,就不应开战。
教训4:为战后时期做准备
准备这场入侵行动时,小布什政府几乎只考虑了军事问题。直到向伊拉克派兵前8周,总统才交给退役将军杰伊·加纳一份非军事的战后计划。但加纳几乎未得到负责指挥的国防部的任何支持。他要通过手下400人管理拥有2500万人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得不通过手边的旅游指南找出伊拉克政府部门的地址。小布什政府太晚才认识到,战争的胜利往往是在军事取胜之后。
教训5:善用曾经的反对者
占领巴格达仅仅几周后,杰伊·加纳就被保罗·布雷默取代。这位美军驻伊最高行政长官希望彻底改造伊拉克。他解雇了所有供职于政府部门的由萨达姆领导的复兴党成员,伊拉克士兵被克扣军饷后遣送回家。更糟的是,75万伊拉克安全部队官兵彻夜徘徊街头。他们知道如何获取和买卖武器。他们本应与伊拉克的新长官合作,现在很多人却加入了反叛者队伍。
教训6:认清你发动的战争
美军攻占伊拉克后发现,他们在装备和训练上均未对所面临的冲突形式做好准备:充斥着遥控炸弹和自杀式袭击的游击战、与教派民兵之间的残酷权力斗争。美国高层领导中几乎无人熟悉伊拉克政治和社会的最基本情况。侵略行动开始前2个月,小布什还对“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概念一无所知。直到3年多之后,美军才学会,要想赢得游击战,就必须将人民拉到自己一边。
教训7:对意外后果加以思考
美国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因而提升了伊朗在波斯湾的地位。伊拉克战争占用了本应投入尚不稳定的阿富汗的资源和注意力,导致塔利班得以重振旗鼓。德黑兰和平壤的领导人受到伊战刺激,加速了各自的核计划。全世界在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给予的深切同情也随伊战消磨殆尽。最后,伊战加深了美国在内政问题上的分裂,耗费掉纳税人1万多亿美元。
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人早在越战期间就犯过上述大多数错误。但美国最高领导层中无人总结当时的经验教训。政治家和将军们今后在发动军事干预行动前至少应牢记这两句话:小布什政府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是怎么做的?然后反其道行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