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光芒依旧”
26日至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行程包括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这一安排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
发动机动力十足
最近,欧元区债务危机波澜再起,美国和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这几个曾在上世纪长期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的国家和地区如今深陷泥潭、自顾不暇。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能否发挥潜力,充当世界经济发动机角色?
各大机构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目前金砖国家经济规模已占全球经济的19%,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61%。世界银行报告指出,未来几年金砖国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60%。经合组织则得出结论称,今后半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增长主要靠新兴国家带动,印度、中国、巴西等新兴大国经济增长将长期快于发达国家。高盛公司也预测,从2011年到202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速将达到4.1%,其增长来源正是全球许多大型新兴市场的崛起。
自进入2012年以来,“金砖褪色”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多。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本世纪前10年,金砖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也高于4.1%的全球平均增长率。金融危机发生后,金砖国家的经济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是发达国家的两倍。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下行趋势,金砖国家经济增长也普遍下降。但是,金砖国家中除巴西外,其余均远远超过发达国家1.3%的平均增长速度,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概念走向机制
26日至27日举行的德班会晤被俄罗斯媒体称为“史上议程最充实的一次金砖峰会”。除传统的讨论全球经济结构重组、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外,分析普遍认为,此次德班会晤尤为务实合作。据悉,五国领导人有望敲定金砖国家发展银行框架。此外,成立外汇储备库、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等或将列入此次会晤的重点。
自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建立了领导人会晤、财政部长和商业部长级会议、央行行长会议、农业部长会议、工商论坛等各种磋商和会议机制。如今,这个2001年出现的经济学家的概念已经发展成为新兴经济体间的重要合作机制。
相似的问题、共同的诉求让金砖国家很容易走到一起。虽然国情不同,但是金砖国家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都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金融危机后,金砖国家大都表现出经济过热迹象,通货膨胀压力大,经济持续增长的速度有所下滑。
在过去几年中,金砖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不断得到巩固。无论是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世贸谈判中互相支持、在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中共同发声,还是在多边经贸领域方面拓展合作范围,金砖国家共同努力提高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合作才有生命力
金砖国家合作为成员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数据显示,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年均增速达到28%,2012年贸易规模达3100亿美元,是2002年的11倍。金砖国家间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以中国和巴西为例,2001年至2005年,中国在巴西投资平均每年970万美元。2006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投资增长到3.84亿美元。这背后是金砖国家整体实力的增长,也是金砖国家团结协作的回报。
然而,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但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却没有同步提高。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者,自然不会轻易地让渡权利。要争取自身权益,彼此合作才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最好出路。
当然,合作不会是坦途。一方面,现有世界格局的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权;另一方面,金砖国家自身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还有分析担忧,目前金砖国家间的开放性、非结盟合作机制比较松散,或难持续。
不过,金砖国家对现有全球治理秩序带来的是正能量,是全球共赢的机会。正如习近平主席行前接受联合采访时指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完善、国际关系更加民主。中方期待德班会晤向国际社会传递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