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媒称朴槿惠政府外交安保团队配合有失默契

2013年04月16日 14: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16日电 韩国《中央日报》16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在纠缠了朝鲜半岛整个春季的安保漩涡中,韩国政府小心谨慎地摸索着与朝鲜形成对话局面的方法。从朝鲜拒绝进行对话看来,韩国与朝鲜的对峙有进入长期化的征兆。有人士指出,在这种转换期中,朴槿惠政府的对朝和外交安保阵营不合时宜地出现了混乱状况,同时暴露出了团队协作能力的不足。

  报道称,首先,韩国政府内部在14日朝鲜拒绝对话提议之后出现的混乱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当时,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祖平统)议谴责韩国的“对话提议是一项狡猾的伎俩,是厚颜无耻的行为”,但韩国青瓦台和统一部则要求媒体“不要轻易断定这就是拒绝”。然而在仅仅7小时以后,青瓦台外交安保首席秘书朱铁基就在深夜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对朝鲜拒绝对话的行为表示遗憾”。这是根据总统朴槿惠的意思进行的表态。

  《中央日报》评论,作为新政府发布的首个正式对朝提议,的确需要做得周密细致,但是韩国政府方面表现得过于惊慌失措。极东大学教授李凤朝(前统一部副部长)表示,“安保室长应主导对朝提议,并将总统的意思清楚地传达给相关部门。”据他判断,发挥控制塔作用的青瓦台方面出了问题。

  此外,外交安保首席秘书亲自出面这一点也是一大问题。东国大学朝鲜学教授金榕炫表示,“针对朝鲜祖平统发言人的发言,青瓦台方面深夜表明立场,这不符合韩朝关系的规格,会给人一种韩国政府过于急躁的印象”。也就是说,这一反应与韩国统一部在朝鲜拒绝对话提议后,做出的“既非声明也非谈话形式的记者问答不能被看作正式立场”的回应也是相背离的。

  《中央日报》还指,在之前向朝鲜提出对话提议的过程中,也发生过混乱现象。朴槿惠下定决心进行对话,但众参谋对此却未能准确把握。统一部部长柳吉在4月11日发表声明,“希望朝鲜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然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却表示“这不是会谈提议”。仅3个小时以后,朴槿惠作出解释称,“统一部部长的声明意思就是将进行对话”。也就是说,柳吉在错误地传达了总统的意思或者说是未能准确把握总统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国务总理郑烘原又提出,“希望和朝鲜进行对话的意图反而会使情况更加恶化”,更给当前的混乱状况火上浇油。

  另外,主管对朝工作的韩国统一部在提议对朝对话的过程中似乎遭到了排挤,这也是问题之一。据韩国政府有关人士透露,“虽然统一部未能准确把握青瓦台的意图,这是一大问题,但统一部的意思常常被无视,这一点也会给外界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中央日报》文章称,军队出身人士占大多数的外交安保阵营中,有部分人提出应该紧急壮大对朝专家的阵营。也就是说,面对朝鲜的核与导弹威胁,虽然上台初期的朴槿惠政府通过奉行“铁桶安保”政策,安然度过了危机,但要想转换成对话局面,还需要投入这方面的专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策研究机构博士表示,“在外交安保团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必须包含拥有朝鲜对话实务经验或熟知对朝协商战术的学者或者官员参加。”

  有建议指出,韩国政府应避免给人以急躁的印象,冷静地引导朝韩向对话的方向前进,这一点也非常重要。高丽大学朝鲜学教授洪冠姬表示,“朝鲜在经历相当长时间的针锋相对形势之后,会找个名分回到谈判桌上来,因此我们应当制定出周密的应对战略。”意在警告政府不要为了得到朝鲜方面的信任反而失掉了本国国民的信任。

  特别是,为了成功推动实施朴槿惠政府的半岛信赖进程,认为应当完善外交安保团队讨论结构和弥补决策框架的呼声也很高。李凤朝教授强调,“应该重启青瓦台西别馆会议”。所谓西别馆会议是指过去讨论对朝相关悬案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等会议体制。李教授要求重新启动这一系统,在青瓦台、国家情报院、总理室以及各部门进行充分协调协商后,再将结果反馈给总统。

  针对在对朝信息方面政府内部出现混乱的问题,朴槿惠4月15日主持召开首席秘书会议时作出指示,“我们必须对信息进行整理后再行公布。”

【编辑:戚易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