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波士顿爆炸案记者手记:拿什么来面对“恐怖”?

2013年04月17日 15:0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这并非热播美剧《国土安全》中恐怖袭击的拍摄现场,而是活生生现实。当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现场15日下午接连发生爆炸后,无论浓烟中四散奔逃的亲历者,还是电视机前一遍遍重复观看现场视频的观众,不少美国人心头那根与“恐怖”二字相连的弦又被触动了。

  事发以来,美国各大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纷纷滚动报道,“恐怖袭击”一词频现其中。媒体先于警方对事件定性,折射出后“9·11”时代美国社会某种“惊弓之鸟”的心理。

  “恐怖”二字对美国人有何复杂意味?从奥巴马政府的反应就可窥见一二。奥巴马总统在事发后的两次全国电视讲话中,一方面碍于调查工作尚未结束而不能立即将波士顿爆炸定义为“恐怖袭击”,另一方面又唯恐被责以行动不力而必须突出“恐怖”字眼,只好谨慎又拗口地强调“正按‘恐怖主义行径’处理”爆炸案。

  自近12年前“恐怖航班”重创原本自信满满的美国社会以来,美国人似乎一直陷在“又累又恐”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以反恐之名发起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似乎形成某种“越反越恐”的怪圈,并给美国社会制造了从退伍军人安置到对穆斯林的“隐形歧视”等一连串难以治愈的“偏头痛”。在去年一起造成7人死亡的枪击案中,人们怀疑遇害的锡克教徒就是因被极端分子误认为穆斯林而不幸“躺枪”,这一事件很可能只是美国社会这一深层矛盾的缩影。

  另一方面,对恐怖主义的集体记忆依然深植美国社会,人们抱怨虽多,却不敢掉以轻心。今年3月初,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宣布从4月下旬起将允许飞机乘客随身携带部分类型的小刀。这是“9·11”以来美方首次放宽安检要求,结果舆论哗然,斥之为置公众安全于不顾。

  在波士顿体育盛事的重重安保中发生致命爆炸,再次凸显恐怖威胁和安全防卫之间“矛与盾”的复杂关系。美国国土面积大,境内外人员往来多,安保工作再强也有“挂一漏万”之时,而这“万一”对任何受害者家庭都是百分百的重创。“9·11”袭击已过去十多年,美国民众逐渐恢复的脆弱心理如今又遭遇一击,他们对美国本土自我防范能力可能产生新的怀疑。如何加强国土安全,将成为美国社会下阶段的关注重点和反思课题。

  波士顿事发后,全球媒体迅速聚焦。有网友质疑,为何美国的伤亡事件总比别处的悲剧更吸引眼球?其实,这既映射现实的一面——美国大国地位及美国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促人反思——新闻纵有冷有热,但生命的价值不会改变,正能量价值恒在,而人性本身不正是在不断反思中升华?

  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凸显人性之美的感人瞬间比比皆是。在事发现场,一位“帽子哥”在爆炸后第一时间逆着人流冲向现场救人;有人立即撕开衣服做成临时绷带;有参赛选手在跑完马拉松全程后仍坚持到附近医院献血;有一批医科专业学生听闻噩耗后迅速赶往医院支援;也有当地人打开家门迎进受到惊吓的人们。

  在爆炸案中受伤的中国留学生周丹龄在接受手术前,虽不能说话却执意写下纸条,急切呼吁一定要找到在爆炸案中失踪的朋友,并一连写下三个惊叹号!情之切尽在不言中。

  眼下在中国最牵动人们心弦的,可能是一名中国同胞在爆炸案中不幸遇难的消息。遇难者家属暂时不愿其姓名被公开,尊重家属意愿,或许正是眼下人们能够给予逝者的一份尊重。大洋两岸,从微博到心间,一支支小蜡烛已然为逝者燃起。

  这份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情怀,也是鼓舞人们面对恐怖仍不失希望的强大武器。(记者孙浩)

【编辑:董煜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