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权构筑制华包围圈 中国坚决挫败日本图谋(2)
日本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对手
日本一直将中国视为第一战略对手,这并非自今日始。从19世纪下半叶明治维新起,日本就把中国视为其势力扩张的最大障碍,一再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但内心对中国并不服膺。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抱有极大的优越感。历史性的转折发生在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迅速现代化,并开始向远洋挺进。作为往日亚洲第一经济大国和海上唯一强国的日本,对这一变化自然不适应,政治上感到沮丧,心理上感到失落,安全上感到“威胁”,更加明确地把中国视为最大战略对手。2011年,也是出于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担心,美国明确提出“战略重心东移”。美国这一重大战略调整,进一步坚定了日本阻遏中国发展的决心。2012年9月,日本民主党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成为21世纪日本公开向中国发起战略挑战的第一个明确信号。
安倍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再次上台执政。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他变本加厉挑战中国。他否认日本的侵略历史,鼓吹“摆脱战后体制”,推动修改战后宪法,加快“军事大国化”步伐,重启称霸亚洲的进程。他进一步激化前政权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将一个小岛归属之争演化、放大为同中国的全面战略较量,挑战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大国地位。他利用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心,离间这些家同中国的关系,掀起一浪又一浪反华狂潮。
安倍摸准了美国的心思,认定美国“重返亚洲”需要日本的策应和支持。他认为,奋力遏制中国,既可巩固美日同盟,还可以从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利益中分得一杯羹。因此,安倍政权甘愿充当美国推行“重返亚洲”战略的马前卒。而为使日本充分发挥这一角色的作用,美国不但或明或暗支持日本修宪,增强军力,还在钓鱼岛问题上玩弄两面手法,一面宣称“不持立场”,一面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今年2月,安倍访美,奥巴马虽然未就日本修宪和钓鱼岛问题公开发声,但决不可误读为他对安倍政权的做法不支持。安倍从美国归来之后,声称“任何邻国的反对都不会影响日本修改宪法的进程”,同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更加强硬。这显然是有美国做后盾,安倍才更加肆无忌惮,全面挑战中国。
坚持对日本采取有效反制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中外不少媒体均报道了安倍政权构筑“制华包围圈”的努力。应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事态发展的真相。但也要看到,日本和美国有些媒体的报道也包含一些蓄意炒作的成分,或虚张声势,施加压力,或推波助澜,挑拨离间。因此,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应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决不能随声附和,决不能为其所惑。
安倍政权的外交造势虽不能说没有一点效应,但作用有限,起码暂时是如此。据外电报道,不少国家只是是将大把日元收下,而不愿向日本作任何承诺。东亚国家大多遭受过日本的侵略,伤痛感犹存,不会随日本俯仰,任日本忽悠。印度总理辛格5月底访日,日方利用中印之间的某些罅隙对印度极力示好,但印度方面表示,只对经济技术合作感兴趣,其他则“听而不闻”。澳大利亚公开声言同美日“加强合作”,但私下却表示不愿在美日与中国之间进行“两难选择”。还有报道说,就连美国对安倍政权的极右倾向也开始感到担心,生怕日本越走越远,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干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甚至日本自己也来坐大。这一切表明,日本虽巧言令色,也很难实现拉人下水共同遏制中国的图谋。
但是,随着7月份日本参议院选举的到来和安倍领导的自民党很可能获胜,安倍政权势必会变得更加嚣张。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估计,需要耐心、坚毅、胆识和智慧。在客观而清醒分析和认识形势的基础上,我们宜认真谋划,继续对安倍政权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挫败其对我围堵的图谋。首先,对安倍政权否定历史、否定二战成果等要害问题要继续严加批判,揭穿其右翼真面目,唤起世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警惕;其次,坚持战略果决与战术灵活相结合,既要斗智斗勇,也要有理有利有节,在决不放弃前一阶段我捍卫领土主权取得的进展的基础上,适时重申暂时搁置争议,争取外交上的更大主动;第三,充分利用我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地缘的综合优势,做好周边国家的工作,争取其中多数的同情与支持,着重孤立和打击日本、菲律宾等个别气焰嚣张的国家;第四,加强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的磋商和交流,维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基本精神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反对任何形式的新绥靖主义抬头;最后,开展公共外交,做好日本各个方面的工作,支持对华友好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对安倍政权继续保持压力,坚决打击极右势力。
国际正义在我们一边,世界人心在我们一边。安倍政权围堵中国的图谋必遭失败,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