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日本经济间谍:中国等新兴大国成重点目标

2013年06月16日 07:4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藏着经济间谍。

日本经济间谍芹泽广明。

日本经济间谍冈本隆斯。

各式的日本间谍相机被展示。

  自安倍晋三第二次就任日本首相以来,日本经济似乎一改多年来的颓势,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只是,对于安倍经济学的效力能够持续多久仍有不少疑问。但不论如何,日本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经济实力仍不可小觑。

  回顾历史,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之后的废墟上,在短短20余年间,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维持这一地位长达40余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对他国经济科技情报持续不断的搜集和吸收。换言之,日本经济奇迹的背后,隐藏着日本经济间谍的身影。

  专题文字:党建军

  偏好经济情报盯住美欧科技

  前中情局局长威廉·科尔比曾说,大多数国家都会开展情报活动,对日本来说,情报活动多数集中在经济领域。一名美国前大使曾说,在冷战期间,日本人从未将太多情报资源用于监视前苏联,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美国以及美国的技术。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日本设立了科学情报中心,负责将从西方获得的技术情报传播给日企。

  1962年,日本成立了一个特别教育中心,公开名称为工业保护学会,实际上是一个培训经济间谍的机构,吸收商人参加,足以证明日本对经济间谍的重视。

  1987年解密的一份中情局报告称,日本情报机构的两大优先目标是有关外国原料包括石油和食品的情报和有关美国和欧洲技术与科学发展的详尽情报。报告称,所有日本情报机构80%的资源都用于美国和欧洲,集中于高科技领域;而日本间谍收集到的情报中85%~90%是经济情报,其中绝大多数是专利技术。

  比如,日本在美国经济间谍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芯片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日本政府和商界就瞄准这一产业。中情局估计,日本经济间谍在这段时期内搜集了该产业70%的基线数据,到了1988年,在一兆字节存储器芯片市场上,日本占了85%的份额,而美国的市场份额则锐减至8%。

  或许,正如一名前中情局官员说,日本通过经济间谍搜集和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变成了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

  体系完整复杂企业像吸尘器

  和美国等国相比,日本并没有像中央情报局那种世界知名的间谍机构,但这并不妨碍日本建立和拥有一个最完整最复杂的情报体系。与大多数国家情报机构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的间谍活动更少依赖正规情报机构,更多依赖非正规的庞大情报网络。

  在日本的经济间谍系统中,通商产业省(现称经济产业省)堪称基石;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是一大主力。

  在1970年至1981年间曾担任法国情报局局长的皮埃尔·马里奥这样评论日本的经济间谍能力:“很明显,日本一直在进行技术和工业间谍活动。我觉得日本通商产业省在所有国家都设有情报站,其职责就是情报搜集。”1982年接任法国情报局局长的皮埃尔·拉克斯特则评价说,日本通商产业省的情报搜集活动规模庞大,“搜集的内容令人难以置信。通商产业省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全球的情报站每天向东京发回多达50万条信息。”

  1985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查尔莫斯·约翰逊教授提到,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全球59个国家设有75个办事处,其中25个设在“外国关键城市”,海外派驻间谍人数270名,东京总部则有1200名情报分析师,规模与世界级的情报机构相差无几。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多数日本公司创立了自己的情报小组。

  上世纪80年代,因曝光“水门事件”成名的美国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面纱》一书中这样描述日本公司的经济间谍活动:“实际上,每家日本公司的每个分公司都像真空吸尘器一样,从技术和时事杂志上,从工业和科学会议上的学术报告里,甚至从晚宴或高尔夫球场上听到的只言片语中搜集情报、数据、文件和文章。其中一些公司的情报活动非常频繁,比如,三菱公司在纽约的情报人员坐满了曼哈顿一栋摩天大楼的整整两层。”

  战绩辉煌:

  曾窃取“星球大战”资料

  日本的经济间谍活动利用日本派往美国大学的留学生和学者,搜集美国学术机构的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情报。

  上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约翰逊称,加州大学的日本留学生曾对他说,日本驻旧金山的领事官员要求他们报告有关生物科技研究方面的情况,加州大学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90年秋,麻省理工学院一名研究人员称,一些日本留学生收到来自东京的命令,试图渗入麻省理工学院一些实验室的研究小组。

  1999年6月,在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工作的日本学者芹泽广明和冈本隆斯辞职回国,任职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两年后,美国指控这两名日本学者从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偷梁换柱,盗走了一批与老年痴呆症有关的基因物质,并交给其任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中情局前官员约翰·奎因曾这样总结日本政府经济间谍的活动:“大规模、精细、持续”。由于日本经济间谍的持续高效活动,以至于有美国专家惊呼,日本人只花了数十亿美元,就几乎把西方所有技术都搬回日本了;而这笔钱仅相当于美国每年科研费用的十分之一。

  日本跨国公司的经济间谍还成功获取不少中情局的绝密文件,甚至包括有关“星球大战计划”的绝密技术情报。

  1985年,美国科学应用公司项目经理罗纳德·霍夫曼将该公司为“星球大战计划”秘密研发的一套软件程序以7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日本跨国公司尼桑汽车公司、三菱电子、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重工,这套软件后来被用于日本民用航空计划。

  1982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截获三菱公司华盛顿分部发往东京的一份情报后进行了破译和翻译,结果令人震惊:这份情报竟然是中央情报局呈交美国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的有关两伊战争的绝密级每日情报简介。

  掌握谈判底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克莱德·普里斯托维茨担任美国商务部贸易谈判代表期间,一直很奇怪日方谈判代表为何知道美国代表团内就半导体谈判存在分歧,而且对他的谈判底线一清二楚。普里斯托维茨不知道日本官员是怎样掌握相关情报的,但他和其他美国官员都猜到他们肯定遭到窃听,每次要打重要电话时都到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内使用安全线路。

  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美国国务院内部就拥有了自己的高级情报来源,这使得日本政府甚至比美国其他政府部门还要更早掌握美国在某些问题上的谈判立场。

  同一时期,对于在日本的美国商人来说,这种事实在司空见惯。一名美国商人称,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贸易谈判中,公司的安全小组坚持对其酒店房间进行安全检查,结果在一个插座后面发现了窃听器。后来,他们基本上避免在日本酒店里打重要电话,而且在他们看来,酒店的传真机也处于日本经济间谍监控之下。他们还猜想,当地清洁工和其他雇员都会搜集和偷窃情报,每到晚上,他们都会把机密文件锁起来。

  官商密切合作

  在经济间谍活动上,日本公司与政府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1981年,日本日立公司从一名前IBM雇员手中获得了一些垂涎已久的秘密技术文件——最新一代电脑308X系列部分设计资料,这是当时IBM公司的最高机密。该案曝光后,被称为“20世纪最大的经济间谍案件”,美国舆论称,对美国硅谷的攻击不亚于当年对珍珠港的偷袭。

  事后,数名IBM公司官员被捕,日立公司则通过庭外和解,以3亿美元的代价了结了这宗官司。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案件中,负责此次间谍行动的日立公司间谍头目是通过日本外交邮件系统向其在旧金山的下属发送指令,而日本驻旧金山领事官员则奉命跟进该案。

  日本经济间谍的手法常常充满欺骗性。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NHK电视台在帮助日本获取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秘密技术方面就曾扮演了重要角色。NHK工作人员以拍摄纪录片为名义,获准进入几家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进行拍摄。

  目前状态:

  新兴大国

  成重点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经济间谍活动仍很活跃。

  自2001年起,为了加强遗传基因、纳米技术等尖端领域的情报收集,日本文部科学省和经济产业省分别从大学及产业研究人员中挑选“合作者”。其中,文部科学省重点在基础研究领域,选择了1800人,经济产业省着重于应用研究领域,要求“合作者”收集技术开发方面的情报。

  作为日本科学技术的最高权力机构,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也与十几名活跃在一线的研究人员签订合同,建立独立的情报网,并委托民间咨询机构调查主要国家科技战略和政策的动向。

  200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成立“研究开发战略中心”,中心主任由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野仪良治担任。通过各种数据库、信息网及与私人联系,该中心工作人员分析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搜集各国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最新成果,分析选择日本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可以看出,日本的经济间谍活动一直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在不同时期,确立不同的重点领域和目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点是电子科技产业;随后,目标转向遗传基因、纳米科技等新兴产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间谍的主要目标是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现在,中国等新兴大国也逐渐成为日本经济间谍的重点目标。

【编辑:官志雄】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