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谁制造了所谓“钓鱼岛归冲绳”?

2013年06月26日 10:12 来源:《环球》杂志 参与互动(0)

  1953年12月25日圣诞节,美军驻冲绳诸岛的副总管、二星将军奥格登擅自宣布了“冲绳民政第27号文告”,用六个经纬点在地图上连成了一个近似梯形的六边形,重新划定冲绳诸岛的地域界线,将钓鱼岛划归冲绳诸岛。

  张碧波

  “当初,将钓鱼岛划归冲绳,是一名驻冲绳美军军官无知犯下的错误,而美日‘归还冲绳协议’正是以这一错误为基础,将钓鱼岛的治权交给了日本。”美国特拉华州前副州长、美国第一位华裔副州长吴仙标说。

  关于钓鱼岛与冲绳诸岛的关系,吴仙标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53年12月25日圣诞节,美军驻冲绳诸岛的副总管、二星将军奥格登擅自宣布了“冲绳民政第27号文告”,用六个经纬点在地图上连成了一个近似梯形的六边形,重新划定冲绳诸岛的地域界线,将钓鱼岛划归冲绳诸岛。

  “当时中国积贫积弱,没有人去国境边缘视察,以至于一名美国将军偶然发出的一纸公文,就把中国的领土划入日本境内。”吴仙标说,“不幸中的大幸是,‘冲绳民政第27号文告’直述这是琉球管理区的‘新的设计’(原文是‘redesigned’)。这种‘新设计’是完全没有国际公约根据的。”

  1967年,美日开始讨论将冲绳还给日本。极其荒唐的是,冲绳诸岛的定义,是按照那名美国将军擅自公布的“冲绳民政第27号文告”!

  1971年4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尼克松总统和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达成协议,美国将于1972年将冲绳以及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南西群岛”交还给日本。同年6月19日,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日本外相发表声明,称“美国和日本认为,‘归还冲绳协定(草案)’完全解决了钓鱼岛问题”。

  但是,“归还冲绳协定”中的琉球群岛和钓鱼岛归属问题,不仅违背了历史事实,而且与战后所签订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多有相悖。

  日本早在江户时代,也就是在十七世纪(1609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开始入侵琉球王国。

  《清史稿五二六卷属国传》记载,光绪五年(1879),“日本入侵琉球,灭之,夷为冲绳县(琉球列岛之名冲绳,由此而来),虏其王及世子而还。”尽管清政府多次抗议,但当时的中国根本无力与日本抗衡,最终“以为日本议结琉球之案,暂宜缓允,由是琉球遂亡”。但是,中国自始至终不承认日本侵吞琉球王国。

  美国塔夫茨大学历史学教授加里·勒普指出:“日本对琉球、台湾和钓鱼岛控制的确立,是其帝国主义扩张的继续,在二战中受到了盟国的谴责,并被战后日本领导层正式否定。二战战败后,日本政府被迫接受盟国在1943年签署的《开罗宣言》,该文件规定‘日本将被剥夺……所有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如满洲、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它们将被归还给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也就是说,盟国甚至不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更不用说钓鱼岛了。”

  但1951年9月8日,日美却将对日作战的战胜国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私下达成《旧金山和约》,将西南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1953年12月25日,美国琉球民政府发布的《琉球列岛的地理界限》(第27号令),又将当时美国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辖的区域定为包括北纬24度、东经122度区域内各岛、小岛、环形礁、岩礁及领海。这份命令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夹带其中,后来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日本政府正是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所谓“领土主权”。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位于琉球和台湾之间的钓鱼岛应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归还中国,但美国却从军事角度出发,将钓鱼岛作为被它占领的琉球外围防线。换句话说,美国一方面否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同时又承认1895年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划入冲绳县的行为合法。

  美国为其战略利益,私相授受,拱手把琉球列岛交给了日本,使其成为美日的战略基地,又将钓鱼岛交给日本管理——这在东亚埋下了定时炸弹。

  60多年后,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把中国作为其战略对手,企图遏制中国崛起。而中日岛争,则成了美国遏制中国的一个战略支点。

  中日岛争,实际上不仅仅是钓鱼岛问题,还涉及到相关的琉球王国历史地位问题。揭露日本以武力及贪欲攫取琉球列岛的种种历史,揭露美国违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将琉球列岛及钓鱼岛划给日本的事实,有助于解开历史真相。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