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频提中日对话被指无诚意 中方吁莫空喊口号
视频:日本在野党严厉谴责麻生 要求其辞职谢罪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8月2日电 综合报道,近来,安倍政府多次反复提及中日双方应进行对话,不应为领导人对话设置前提条件。但与此同时,日本政客却在继续发表错误历史言论,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凸显“心口不一”。对此,中国外交部指出,日方应纠正错误,为消除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空喊对话口号解决不了问题。
安倍政府探寻对华关系突破口 言行不一无诚意
日本《朝日新闻》称,参议院选举前,安倍曾强调“首脑会谈不急”。但是,参议院选举胜利后政权趋于稳定,美国也要求日本“应努力缓和与相关国家的紧张关系”。因此改善中日关系成为安倍政府迫切需要突破的一大执政难题。然而,除了派遣外务省官员访华外,安倍政府并没有对改善两国关系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日本常务副外长斋木昭隆7月29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同其交换意见,中国外长王毅简短会见。双方就中日关系坦率交换了看法,中方就两国关系面临的问题阐明了立场。这是7月21日参议院大选后,中日之间最高层的政治对话。
29日,安倍本人透露,派遣斋木访华是为了重启中日间高层对话进行前期意见调整。安倍表示:“将不设任何前提条件,由双方外长与首脑相互敞开胸怀推进对话。已指示外务省工作人员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但在斋木访华前一天,日本内阁官房参事饭岛勋却放出“烟雾弹”,他称在7月中旬访华时会见了中方有关要人,就中日领导人会晤进行了协调,并称“我的感觉是举行首脑会谈可能为期不远”。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日本内阁官房参与饭岛勋不久前确曾申请来华签证,但没有进行官方活动,中国政府官员未同其接触。
评论指出,当前中日关系陷于僵局的症结在于,日方不愿面对钓鱼岛争议问题。安倍一厢情愿追求中日领导的会面,不过是为了在国际上制造日本主动修复中日关系的假象,将不对话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如果日本不正视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改正种种错误行为,中日对话的基础是不存在的。
麻生狂言凸显日本愚弄国际社会 参拜靖国神社成“试金石”
在安倍频频提及中日对话之时,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却再揭历史“伤疤”,妄言应“效仿纳粹修改宪法”,并“安静地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言论引发国际舆论的谴责,麻生之后不得不收回这一言论,但日本政府仅仅就此事作出简单解释,并强调麻生不会因此辞职。日本媒体认为,麻生的撤回发言和菅义伟轻描淡写的声明,显然难以让人看到安倍内阁在处理这一“纳粹发言”的诚意,也将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安倍政权愈发右倾化。
7月29日,麻生在东京都内的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称,“日本修宪的问题也不希望在喧嚣的氛围下决定。魏玛宪法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纳粹宪法,在谁都没有注意的时候发生了变化。我们学习这种方式怎么样?”
此外,他还就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表示,“还应该安静地参拜靖国神社。不向为国捐躯的人表达敬意和感谢是不合理的,安静地去参拜就行。毋须只在战败的日子去参拜”。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31日回应称,日本主要领导人公然声称要效仿纳粹推动修宪进程,这不能不引起亚洲近邻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关注和警惕。
洪磊指出,靖国神社问题事关日本能否正视过去侵略历史,是否尊重亚洲受害国人民感情。我们要求日方认真反省历史,恪守在历史问题上做出的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而有分析认为,日本自民党在国会参议院选举中获胜才一周时间,麻生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从中不难看出,摆脱了所谓“制衡”的日本内阁,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正在变得愈加肆无忌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方却先后派内阁官房参事饭岛勋和外务省事务次官斋木昭隆来华访问,并在起码的氛围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声称 “就中日领导人会晤进行了协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屡发言论,摆出一副要与邻国“修好”的样子。如此表演,凸显其自欺欺人、愚弄国际社会的企图。
8月15日的战败日和9月份的靖国神社秋季大祭,将是读懂安倍政府对华姿态的关键。安倍本人虽表态不会再战败日参拜,但其身边人士强调,“若要参拜也会在秋季例行大祭的时候”。安倍本人也并未反对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因此麻生太郎等一众阁僚届时的动向引发国际关注。
分析指出,中日关系“冰封”绝不仅仅是钓鱼岛争端,莫期望安倍几句甜言蜜语和“特使”的传话就“融冰”。比领土争端更具威胁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加速崛起,届时,整个东北亚地区都将不得不面对新的战争威胁。
中方敦促日本言行一致:空喊口号解决不了问题
针对安倍政府近日在中日对话、改善关系上出现表里不一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月1日作出回应,强调当前中日关系陷入严重困难局面是日方一手造成的,日方应纠正错误,为消除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空喊对话口号解决不了问题。
华春莹强调,第一,中方维护钓鱼岛主权的立场坚定不移,同时始终主张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现在的问题是日方一边口头上唱高调,一边不断采取示强挑衅行动,丝毫没有对话的诚意。日方应端正态度,言行一致,为双方对话营造必要的环境和气氛。
第二,对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正视和面对问题。作为起码的外交常识,如果举行高层对话,更需要双方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但日方一直竭力回避钓鱼岛问题,甚至连问题存在本身都不愿承认,不愿同中方进行认真和实质性的对话。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拿出诚意,为对话解决问题作出努力。
第三,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础是两国间四个政治文件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双方应在此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日方应正确理解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和精神。
评论认为,中方真诚希望改善中日关系。现在的关键是,日本必须承认争议,拿出诚意和行动修复关系。如果日方只是口头上要求恢复“元首会谈”,实际上却在领土争议、历史问题上不断做出不利两国友好的言行,既不可能重启元首对话,也不可能改善两国关系。
也有分析指出,如果中国应安倍要求“无条件”地展开对话,岂非默认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合法性”,吞下领土主权被侵犯的苦果?过去中国为大局着想,愿与日本达成搁置争议的默契,但绝不意味中国放弃对钓鱼岛的主权。中国不可能放弃对钓鱼领土主权的原则,以换取与日本对话。日本不正视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改正种种错误行为,中日对话的基础是不存在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