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披露西德运动员曾长期系统性服用兴奋剂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至今未公开的一份报告显示,德国最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系统且有组织地帮助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8月3日报道,这份名为《兴奋剂在德国:从1950年至今》的报告详细描述了冷战时期西德兴奋剂使用和研究的规模和系统。报告指出,国家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动用税收资助合成代谢类固醇、睾酮、雌激素以及血液兴奋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可提高运动成绩的药物试验。
报告作者认为,西德的这一做法并非是对东德举国使用兴奋剂采取的应对措施,而是与之同时发生的。各种线索汇集到了1970年成立的联邦运动科学研究院。资助规模和具体金额不明,但洪堡大学的历史学家指出,仅联邦运动科学研究院分配给弗赖堡、科隆和萨尔布吕肯运动医学中心的资金就达1千万马克。
不少委托进行的研究呈现相似模式:表面上看,研究的目的是证明某种物质根本没有提高运动成绩的作用。但如果情况正相反,比如合成代谢类固醇和睾酮,相关药物很快就会得到应用。用药风险和副作用通常已知,但会被掩盖起来。
报告称,兴奋剂滥用现象涉及众多体育项目。田径选手热衷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而足球运动员则使用甲基苯丙胺和后来的其他安非他命类药物。报告还说,西德的运动医生甚至对组织未成年人服用兴奋剂也毫不惧怕。德国1988年就已开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关试验,政界对此知情,且对兴奋剂系统予以扶持,而非打击。
报道称,这份报告已于今年4月完成。是否公开报告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尚不知道报告是否会被发表。这项研究是联邦运动科学研究院2008年亲自委托进行的。其顾问委员会最初指责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提及了相关医生和官员的姓名,违反了数据保护规定。但报告经修改后,联邦运动科学研究院仍不愿意予以发表。该院称,这是研究者的事。
美联社8月3日报道称,德国研究人员撰写的一份报告称,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甚至有可能更早,西德运动员就在政府的支持下系统性服用禁药。
《南德意志报》8月3日公布了这份尚未发表的报告的具体内容。该报告长达800页,题为《兴奋剂在德国:从1950年至今》。报告揭露西德政客鼓励运动员服用禁药,以确保他们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报告称,当时一名内政部长——此人姓名没有注明——说:“我们的运动员应该拥有和东德运动员同样的训练条件和服务。”
报告指出,夺得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冠军的联邦德国国家足球队中有一些球员注射了甲基安非他命。这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今天俗称“快快”(speed)。
“系统性使用禁药”的条件在1970年成熟。当时西德成立了联邦运动科学研究院,该机构属内政部管辖,负责处理体育运动方面的事务。
报告指出,长期以来联邦运动科学研究院为兴奋剂研究提供资金,在弗赖堡、科隆、萨尔布吕肯等地均设有运动医学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的项目领导人施皮策去年在美联社的一次电话采访中表示:“研究、禁药和运动员服用禁药之间有着系统性联系,所以我们称它为系统性使用禁药。”
德国内政部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出于保护资料的考虑,报告迟迟没有公布。如今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从这一点来说,报告的发表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但内政部没有说明会在何时公布这份报告。
德国田联主席克莱门斯·普罗科普呼吁公布使用禁药者的姓名,“特别是仍在体育界的人士”。(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