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反恐形势严峻 美国使领馆大规模关闭
美国国务院6日发布旅行警告说,因“持续存在恐怖威胁可能”,国务院下令在也门的“非紧急政府雇员撤离”。近段时间来,西亚北非地区恐怖袭击威胁突然大幅增加,美国在该地区先后宣布袭击预警,并前所未见地大范围关闭其使领馆。
分析人士认为,西亚北非地区近几年来持续动荡,民众反腐、求稳、盼发展的诉求迟迟无法实现,政治与宗教等矛盾日益激化,暴力成为各方惯用手段,恐怖势力借机兴风作浪。曾高举反恐大旗介入该地区的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收效甚微,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越反越恐”的局面。
“红灯”闪形势紧
利比亚近一个月频发恐怖袭击,既有策划周密的大规模越狱,也有暗杀和爆炸,目标都是安保严密的各国使馆、高级饭店。自7月末以来,东部城市班加西发生至少6起汽车炸弹袭击,造成数十人伤亡。有多名政治活动家、军官、警官被暗杀。
伊拉克近期出现恐怖袭击浪潮,伤亡人数不断攀升,7月份超过了3000人,为5年多来的最高值。6日晚,巴格达发生一系列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7人死亡、104人受伤。
今年以来,“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在也门制造了多起自杀式爆炸袭击和暗杀、绑架事件。突尼斯恐怖团伙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从边境山区发展到南部旅游省份和首都地区。
自7月下旬起,伊拉克、利比亚、巴基斯坦相继发生大规模越狱,近2000名囚犯逃脱,其中包括大批“基地”组织成员和塔利班分子。国际刑警组织3日发出全球安全警告,称各国需对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提高警惕。
应对难收效慢
针对频频拉响的“警报”,相关国家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但袭击威胁仍然严重。
也门政府提升了在首都萨那的安保级别,增加市内的检查站数量,并在通往机场的道路上安排军队把守。突尼斯在边境地区,主要城市的大型商场、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区加强安保力度。伊拉克也进一步强化安全措施,一度封锁美国使馆等外交机构和伊拉克政府要害部门所在“绿区”附近的主要道路。即便如此,仍无法防止恐怖袭击。
在全力防范的同时,有关国家也主动出击。突尼斯安全部队在西部、南部以及首都近郊与恐怖组织交火,击毙并逮捕多名武装人员,缴获大量武器。但由于恐怖分子的游击战策略,想要彻底清剿恐怖势力存在难度。
利比亚临时政府反恐的举措包括精简、重组一些政府机关和情报安全部门。“精兵简政”虽是良药,但难治急病,利比亚的安全形势恐难在短时间内有明显好转。
在这种“守不住、攻不下”的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选择了“躲避”的办法,大规模关闭驻外机构、撤离人员。
解近忧需谋长远
分析人士认为,西亚北非多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反恐形势源于局势不稳、武器泛滥、危机外溢等因素。
利比亚战争后,各地民兵武装林立,不与利临时政府合作。政府对首都的控制力尚可,但班加西、米苏拉塔等地仍为地方武装割据,中央对地方的影响力有限。
突尼斯的恐怖主义与政局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据突内政部此前发布的消息,今年的两起政治谋杀案都与恐怖组织有直接联系。在谋杀引发政局动荡后,恐怖势力趁机加紧活动。
易于取得武器也给了恐怖势力活动极大的便利条件。利比亚普通民众手中掌握众多武器,火箭弹、炮弹、炸药等大威力武器弹药也不难获取。在人口仅2000多万的也门,有超过6000万支枪械散落于各地。
此外,西亚北非恐怖主义乱象也与这一地区各种政治力量的地缘政治博弈不无关系,并受到叙利亚战事的溢出效应影响,普遍呈现“内斗外乱”的复杂局面。
从深层来看,教派矛盾、部族冲突和外部干涉共同作用,令恐怖势力久禁难绝。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更给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滋生提供了土壤。
也门经济发展停滞,贫困、饥饿、疾病构成了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超半数人口甚至不能得到足够的粮食。突尼斯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内陆和山区贫困人口多、失业率高。伊拉克、利比亚等地动乱不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相形之下,沙特等海湾国家,经济较为发达,政府管控力强,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相对较小。
观察人士指出,恐怖主义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反恐要坚持标本兼治,倡导不同文明、宗教、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并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执笔记者:袁震宇、赵悦;采访记者:刘万利、商英侠、陈斌杰、才扬、梁有昶、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