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导演谈在朝见闻:朝鲜人自然淳朴令人心动

2013年08月12日 14:0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图波烈夫-204客机从平壤机场起飞,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晨雾先是把跑道笼罩,不久便逐渐消散。引擎轰鸣。飞机起飞后不久,绿油油的田野、整齐的村庄和缎带般宽阔和慵懒的河流在眼前清晰可辨。

  头部上方的显示器播放着一个又一个群众游行、参加庆祝活动和出席音乐会的画面。声音开得很大,男人和女人在屏幕上投入地唱歌;士兵在进行操练;战斗机和直升机轰鸣着飞向蓝天。乐队指挥挥舞着双手。群众站起来,不住地鼓掌。人们的情绪被调动到极致。大家的眼中溢满泪水,脸上绽放出随处可见的骄傲神情。

  60年前,朝鲜打赢了战争。但是,4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不乏平民。或许死去的人数远不止这些。首都平壤被彻底夷为平地。我不想听震耳的音乐和冗长的讲话,只想默默地坐在掩映在薄雾中的河边,聆听草木发出的声响,向那些死去的人志哀。然而,在朝鲜度过的8天中,我很少有机会享受安静,几乎没有时间思考。

  西方营造了一个隐秘帝国

  我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看到了什么?我看到,首都平壤是一个极具未来派风格的大都市,它从废墟中拔地而起。我还看到雄伟的剧院和巨大的体育场,以及深藏在地下的地铁(一旦这座城市遭到核武器袭击,它还能起到掩蔽所的作用)。我还看到有轨电车和双层巴士、宽阔的街道、宽广的人行道、溜冰场和儿童游乐场。

  雕塑和纪念碑随处可见。部分街道的宽度和楼房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我在纽约曼哈顿住了10多年,但与曼哈顿相比,平壤完全是另外一种美。纽约向空中伸展,而平壤则有大量的空地和兼收并蓄的高楼。

  出了首都,我看到的是绿油油的田野和归家的农夫。显而易见,孩子们没有营养不良,尽管受到封锁,人们的穿着仍很得体。

  我还看到广场上人头攒动,成千上万的人们高呼口号。无数妇女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按照号令,舞动着旗帜和缎带,高喊着口号,迎接我们这些国际代表的到来。身旁与我一同参加和平游行的是美国前司法部长兰姆西·克拉克,另一侧是印度共产党的一位领导人。参加游行的还有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权律师、土耳其的革命家,甚至还有几位乌干达军方负责人。

  不过,我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游行,而是为了摄像和拍照,与人们见面,判读他们的脸上写下的表情,试图感受、体验和了解。

  我不想听高亢的口号,而希望通过聆听人们的悄悄话来理解他们对害怕、喜悦、爱和困惑露出的细微的表情。

  西方以及西方的决策者和媒体成功地营造了一幅没有人性的朝鲜的图画。他们通过模糊人脸的方法达到了目的。数十年来,朝鲜人被描绘成一群生活在一个隐秘帝国的人们,男人、女人和儿童都长成一个样子,穿着同样的衣服,举止像机器人,不苟言笑,不会了解对方的感受。

  在我同意接受邀请来这里之前,我向组织者表示,我无意观赏绚烂的焰火和进入人山人海的体育场。我想了解一个母亲是怎样送孩子上学的。我一直希望捕捉恋人们在夕阳中的表情,他们并肩坐在长椅上,相互倾诉衷肠,就像世界其他国家的恋人那样。

  不知为什么,组织者没有答应我的要求,却要我参加游行。我的身份从一位讲故事的人和报道时事的人变成了一名代表。

  于是,我参加了这场为实现和平和朝鲜统一而举行的游行。我一边前行,一边摄影和拍照。这副样子一定很难看。

  “一眼就爱上了朝鲜的农村”

  我被带到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在那里,孩子们不时变化着手中标语牌的位置,整座看台会在瞬间变成五颜六色的、活的标语牌。我还看到壮观的表演,参加表演的有成千上万的演员,焰火绽放,众多乐队一同演奏。

  不过,最打动我的却是非军事区附近开城市的一座古老的小石桥。桥旁,一个约莫3岁的小女孩因为弄破了袜子而哭泣,妈妈轻抚着她的头发,露出无限爱意。

  我一眼就爱上了朝鲜的农村,以及朝鲜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他们长着淳朴的脸,真诚而富有表情。我能做什么?爱是主观而无法言表的。绿得有些夸张的田野、在路旁玩耍的孩子、探亲途中的士兵、晨曦中的妇女,这些情景让人砰然心动。正如我前面说的,我对这些一见钟情。

  我不断透过汽车的风档玻璃抓拍这些景象。我不时向组织者发脾气,要他们停车。

  7月26日这天,我与兰姆西·克拉克和其他几位代表一起,与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举行了会谈。杨亨燮看上去十分和善,我有机会和他交谈。我向他解释:打破西方宣传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全世界展示朝鲜人民脸上的表情。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我说道。“他们把中国、古巴、委内瑞拉、俄罗斯、伊拉克、阿富汗和塞尔维亚等国家的人民都形容为没有人性的机器人,这样一来,西方公众就会下意识地失去对这些国家人民的同情。”

  副委员长点点头,脸上露出笑容。临别前,他与我紧紧拥抱,嘴里说道:“有机会再来!”

  这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庆祝的第60个“战胜日”。这一天伴随着泪水、白发、绚烂的焰火、游行和对战火的追忆度过。

  当晚,我终于来到浓雾笼罩的河畔。一对恋人默默无语,紧紧相拥。女孩的头发从恋人的肩头垂下,男孩握着女孩的手,神情庄重。我刚想举起手中的专业相机,又停住手:我生怕眼前这一幅图景无法在取景器中呈现。

  作者:安德烈·弗尔切克(Andre Vltchek),美国作家、导演、记者。他于1963年出生于前苏联,后加入美国国籍。曾是一位战地记者,足迹遍布十多个战火地区,创作了政治革命小说《不归点》等多部小说和专著,并经常为《新闻周刊》、《亚洲时报》等撰写文章。他于今年7月底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之迹访问了这个神秘的国度。

【编辑:李迎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