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仍在流向大海 每天约有300吨(2)
渔民很受伤
目前,在福岛县近海,除了对北太平洋巨型章鱼的试验性捕捞,其他鱼类的捕捞已停止,当地渔民生计受到严重影响。东京电力公司7月22日承认污水入海后,本来期望重开渔业的福岛县渔民,极为悲愤。
当天下午,东电常务理事新妻常正前往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报告了这一情况。渔联会长野崎哲说:“与迄今为止的解释不同,这是一个重大打击。”
在接受报告前,双方刚刚商讨计划9月开始在磐城市近海进行试验捕捞。磐城市渔协会长矢吹正一说:“污水泄漏要了渔民的命。”
7月25日,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全渔联)和福岛、宫城、茨城各县的渔业团体前往东京电力公司总部,向东电社长广濑直己提出抗议。全渔联会长岸宏表示“极为遗憾,强烈愤怒”。
政治评论家板垣英宪7月24日指出,今后,只能放弃福岛县近海的渔业,让东京电力公司或者日本政府购买渔业权,不再捕捞。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受污染地下水流入海中,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污染的范围在内等问题尚不清楚。
东京电力公司8月2日估计,2011年5月以后随着污水流出的放射性氚,达到20万亿~40万亿贝克勒尔。东电还准备估算很容易蓄积在体内而影响人体健康的放射性锶的流出总量,以及对核电站周边海域的鱼类和贝类影响。
应不会污染中国海域
2012年4月3日,一个日美联合调查小组说,去年6月他们实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300公里外海域中浮游动物体内放射性铯含量,最高达到事故前的100倍左右,在核电站600公里外的海域也检查出放射性铯,这表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已经广泛扩散到海洋中。
日本政府规定,一般食品内的放射性铯活度应低于每千克100贝克勒尔。今年2月28日,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说,检验人员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的大泷六线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铯浓度达到每千克样本51万贝克勒尔。食用1千克受到如此污染的大泷六线鱼,相当于接受7~15次X光胸部透视。
2011年9月14日,日本气象研究所和电力中央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泄漏到海中的放射性铯-137,将乘着黑潮(日本暖流)向东扩散,然后沿顺时针在北太平洋循环,二三十年后又会回到日本沿海。专家指出,由于洋流走向,应该不会污染中国的相关海域。
虽然日本政府认为排放低放射性污水对鱼类的影响有限,但是法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在曾发表报告指出,以微粒形式沉淀到海底的放射性物质有可能造成长期污染,特别是铯-134半衰期有数年,铯-137半衰期约30年,它们有可能在日本近海沉淀,并有可能在鱼类体内富集,需要长期进行监控。
有日本专家指出,虽然放射性物质会逐渐被海水稀释,但是否会随着生物链在鱼类体内富集,依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蓝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