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奇思妙想重拳出击治雾霾 日本楼顶必须绿化
亚欧空气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研讨会昨天在北京闭幕,会议指出,空气污染需要全球治理。治理可怕雾霾,各国想尽招数,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英国
黏合剂吸附尘埃
英国人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
上世纪80年代,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美国
公民参与听证会
美国环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数据是最重要的环境空气指标之一。
美国公民可以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
德国
汽车使用“环保贴”
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德国会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目前,德国正大力鼓励机动车安装尾气清洁装置,安装过滤器的车主可获得国家补贴。
德国一些城市采取了“环保贴”措施,即根据汽车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情况,在车玻璃贴上不同颜色的“环保贴”,同时把城区分成4个不同区域,竖起标牌标明贴有何种颜色“环保贴”的车辆可以通行,违规者将被罚款40欧元。
法国
出台健康建议
法国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在2012年4月公布的空气颗粒物污染报告中列出了一系列保护公众健康的建议,尤其是针对肺病和心脏病患者、幼龄儿童与老年人等敏感人群。
日本
楼顶必须绿化
城市绿化是日本治理污染的重要措施。东京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
2003年,东京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该市。东京所有出租车使用的都是天然气。
巴西
政策保驾护航
巴西政府推行严格的环保官监察制和环保许可制,拒绝将经济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之上,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治污。
意大利
对汽车征税
米兰市对污染最严重的汽车征税,工作日7时至19时,污染严重的汽车必须缴纳2至10欧元税才能进入市区。罗马实行“绿色周日”活动,只有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才能上街行驶。
(胡克非 X152)
原理类似带静电
气球吸附毛发
一开按钮 雾霾消失
荷兰发明家达恩·罗塞加德发明一项技术,利用铜线圈通电制造静电场,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实现局部除雾霾效果。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尚无定论,有待实际验证。罗塞加德说,根据他的设想,把一些铜线圈埋置在城市公园的草坪等场所地下,通电后形成一个弱静电场。借助这一静电场,飘浮的一些雾霾颗粒将被吸落至地面,从而在空中辟出一片“空气清新”的区域。同时,落至地面的颗粒物易于收集清扫。
“原理类似于大家用一个带静电的气球去吸附毛发。”罗塞加德说,“如果大家把那用于处理雾霾,制造出静电场,吸附或磁化雾霾,待雾霾颗粒物落下,便能清扫,就像吸尘器。能制造出一个直径大约50至60米、空气清新的空洞,大家便能再次看到阳光。”
罗塞加德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已于上周完成室内试验。“我们在一个5米乘5米、满是雾霾的房间里,制造出一个大约1立方米、没有雾霾的空洞。”
罗塞加德说:“把铜线圈埋在地下,大家可以安心从上面走过,静电场相当弱。”他畅想,人们只要一开按钮,便会看到雾霾消失、颗粒物落至地面,捕获所有雾霾颗粒并压缩它们。
受蜂群授粉启发
会飞机器人横扫脏房间
雾霾天除了影响健康以外,还会让屋子变得很脏。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今年的伊莱克斯设计实验室竞赛中,哥伦比亚设计师阿德里安·佩雷斯·萨帕塔的概念设计“Mab”获得了第一名。Mab是一个自动清洁系统,能够扫描房间,找出不卫生的地方,然后指挥一些迷你的飞行机器人清理房间。
这个梦想在不远的将来能成为现实。Mab扫描房间,找出不卫生的地方,然后指挥908个会飞的迷你机器人清理房间,飞行机器人通过太阳能技术供电。
“我在大学花园里曾看到过蜂群给鲜花授粉的情景。”设计者萨帕塔说,“Mab自动清洁系统就是受到这些蜜蜂的启发。你只需要简单地启动这个系统,它就能自主运作,一群迷你机器人会在你的房子里飞来飞去,帮你打扫卫生。这意味着当你下班回到家之后,就可以坐在沙发上休息,家务活可以全部交给这些神奇的机器人。”(李欣)
灵感源于鱼鳃
会呼吸的墙净化空气
“会呼吸的墙”获得伊莱克斯设计实验室竞赛第三名。概念设计出自韩国设计师之手。会呼吸的墙和普通墙壁不同,墙壁设计灵感来源于鱼呼吸时鳃的活动。设计师将鱼鳃的活动应用到了墙壁上,让墙壁根据空气清新过程来改变形状并自动净化空气。X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