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国“外交新政” 周边交往更上一层楼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中共中央于10月下旬召开了周边外交座谈会,这一顶层设计为未来中国周边外交指明了方向。
有人说,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已在周边国家引起“群体性恐慌”;有人甚至说,“中国周边形势严峻,频频起火”,现在“越来越孤立”,所以伸出“橄榄枝”,试图“杀出重围”。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是对中国外交很大的误解和误判。
“睦邻友好”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国策。中国外交既有继承性,也有很强的创造性。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高瞻远瞩,从战略上规划远景和路线图,或曰奉行“外交新政”,拓展更宽广的周边阳关道。其中,有两大特点值得注意。
一、比起过去,周边外交是“更上一层楼”了。习近平提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大力支持和推动地区“互联互通”,开辟海上新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顺应了时代的诉求,呼应了上海合作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主张,符合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和中亚国家的需要。中国的发展将惠及周边国家,周边国家也将有力地支撑中国,帮助中国“好梦成真”。
二、更加“立体化”和“有血有肉”了。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先后多次向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印度和东盟提出,可以用不同方式与它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 (如在泰国,“高铁换大米”的可行性),支持它们的迫切需要。为此,中国还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先后与文莱达成协议进行海上共同开发;与越南宣布成立海上工作组;与印度达成边境防务合作协议。印度、越南和文莱是中国周边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国家,与中国都有一定的陆地边界和领海争议。上述协议,有助于共同掌控分歧,缓解矛盾,带有方向性和示范性。
当然,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也考虑到一些不断出现的“负面因素”。
当前最突出的,一是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闹腾,企图拉美国下水,拼凑“亚洲小北约”,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这一切虽是一厢情愿,但中国不能不认真对待,不能不看到阳关道上可能出现的障碍。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睦邻友好与“亲和”。日本如果硬要走“独木桥”,那就“请便”吧!但日本如果误判形势,以为中国软弱可欺,那就大错特错了,到头来可能自食恶果。
二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美国所谓的“再平衡”,实际上是要继续占绝对优势。但中国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势必要提高军力,力量对比难免要有一些变化。但中国并没有挑战美国,相反不断向美国释放善意,希望共同致力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希望美国多发挥一些“正能量”作用。美国如能客观看待中国和两国关系新的定位,走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之路,问题似乎并不难解决。球在美国一边,需要好好踢,千万不要瞎踢。
(王嵎生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