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盛赞历史性访问 李克强变身“超级推销员”
当地时间11月26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东欧各国领导人共同参观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及装备制造展。中新社发 沈晨 摄
“中国对东欧发起魅力攻势。”美联社26日这样评价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外交活动。访问罗马尼亚、会晤中东欧16国领导人、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中国领导人连续3天的密集日程让当地舆论感受到这次“历史性访问”的分量,而高铁、能源、通信等领域一系列大单的签署则让外界见识到中国总理的“超级推销Style”。
27日是李克强罗马尼亚之行的第三天。他当天会见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并应邀到罗马尼亚议会发表演讲,阐述中罗关系和继续深化合作愿景。美联社以“中国冀望东欧新市场”为题称,中国正在东欧展开魅力攻势,在这个欧盟和俄罗斯影响力竞争加剧的地区,中国也试图建立起经贸联系。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二携300名企业人士会晤中东欧16国领导人。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对这里的能源和原材料感兴趣。路透社称,这是李克强出任总理后首次访问欧洲前共产主义阵营国家。他表示,中国希望在5年内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规模翻一番。
“世界变了,跟危机前不再一样,中国在新世界中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华盛顿邮报》援引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这句话强调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合作的愿望。报道称,出席领导人会晤的16个中东欧国家都有作为苏联阵营的历史,而今天这些国家各不相同。罗马尼亚、波兰和匈牙利等已经是欧盟成员。塞尔维亚等希望加入欧盟,但仍受在该地区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俄罗斯的影响。在西欧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一些国家为经济合作正放眼更远的地方。美国《环球邮报》称,李克强呼吁中东欧国家加强与中国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他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发展阶段相似,同为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转型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紧迫任务。
中方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合作协议尤其受到关注。美联社称,中方宣布签署一系列大单。中方希望投资罗马尼亚的核能和风能领域,进口罗马尼亚牛肉和猪肉。中方还将与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建成后从布达佩斯到贝尔格莱德的车程有望从目前的8小时缩短至不到3小时。去年,中国长城汽车在保加利亚设厂,成为在欧盟组装汽车的首家中国企业。长虹则在捷克每年生产约100万台液晶电视。韩联社27日称,中国帮助修建匈塞高速铁路引发外界关注,中东欧各国纷纷表示,希望中国能加大在各自国家的投资。
“李克强超级推销Style”,香港《商报》27日以此为题称,中国总理已不是第一次在国际上推销中国“产品”。在中国经济逐渐增加的下行压力下,一方面以种种强有力手段显示中国有能力、有方略克服当前困难,证明中国有能力令经济软着陆。同时,亦不放过任何机会,向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产品优势和中国投资的优越机会。李克强与罗马尼亚总理蓬塔会谈后,两国签署多项合作文件或合同,涉及经贸、投资、电信以及核电、火电、风电等能源项目,会谈中两国总理还决定在修建罗马尼亚高铁等领域进行合作。
在中东欧国家看来,双方的合作不仅是“推销”,更是“共赢”。罗马尼亚国家电视台连日来对李克强访问罗马尼亚和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进行了大量报道,称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
罗马尼亚《九点钟报》27日头版用2/3版面关注中罗、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其中头条文章的题目是“中国总理承诺促进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和贸易”。 罗《真理报》称,“中国工厂”世界闻名,而罗马尼亚历来有“欧洲粮仓”美誉,李克强总理此行可谓“贷款换粮食”。
罗马尼亚《财经日报》27日引用一段罗马尼亚总理蓬塔的话强调与中国扩大合作的愿望:“中东欧国家是欧洲最有活力的地区,但我们就像一个精力充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努力工作但收入很低,因为我们在职场上才刚起步,而且这个阶段无法超越。我们像一个勤奋的青年,刚从农村来到城市,没有房也没有车,而银行也不会轻易贷款给我们。”
乌克兰通讯社称,中国总理19年来的首次访问正使罗马尼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桥头堡。
【环球时报赴罗马尼亚特派记者 吴乐珺 孙天仁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李勇 青木 王刚 马晴燕 甄翔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