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登月史:嫦娥三号或实现多年来首次落月
肩负着“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张子扬 摄
中新网12月3日电 综合报道,“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飞天引起世人广泛关注。自1958年至今,各国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人类首次探月高峰是在冷战时期,美国与前苏联各领风骚;第二次探月热潮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欧印等加入到竞争行列中。“嫦娥三号”肩负着软着陆月球和月面巡视勘察的重担,如果任务获得成功,将是多年之后人类首次实现落月探测。
各国迄今共探月129次 成功率仅51%
自1958年以来,世界各国迄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包括美国59次,前苏联64次,日本和中国各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其中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仅有51%。
迄今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苏联开展了两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任务。美苏两国成功共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
1958年至1976年冷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曾展开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美国共发射先驱者等7个系列54个月球探测器,成功35次,成功率65%;苏联共发射4个系列64个月球探测器,成功21次,成功率32.8%。
1959年,前苏联的无人登月器“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
1964年,美国的“徘徊者7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成功硬着陆。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奥尔德林成功登上了月球,并留下了人类在外层空间的第一个脚印。
1970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月球16号”探测器,这是第一个实现在月球上自动取样并送回地球的探测器。
1970年11月10日,前苏联发射“月球17号”探测器,该探测器携带的第一辆无人驾驶月球车“月球车1号”第一次在月球表面行驶并进行科学探测,最终在月球上工作了11个月。
1977年至1993年间,人类没有成功发射过一颗专门用于探测月球的卫星,使这20多年成为探月的寂静期。
自1976年美国与前苏联的探月工程告一段落以后,没有国家再到月球上进行落月探测。“嫦娥三号”如果成功完成既定任务,将是多年之后人类首次实现落月探测。
90年代以来人类再掀探月热潮 中国强势入围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欧洲、中国与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加入到第二轮探月活动中来,美国与俄罗斯等老牌航天强国也提出新的探月计划。
在第二轮探月高峰中,各国迄今共实施11次探月计划,其中1次失败,1次部分成功,其余全部成功,成功率大大提高,显示出人类的探月技术已经获得极大提高。
1990年1月,日本发射“缪斯A”号卫星,进入太空后更名“飞天号”,向月球轨道释放一颗小型探测卫星,成为第三个探月的国家。但“飞天”号接近月球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未获得探测成果,最终于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
1994年1月与1998年1月,美国先后发射“克莱门汀”号、“月球勘探者”号,对月球形貌、资源、水冰等进行了探索。
2003年9月27日,欧洲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SMART-1”),进入月球轨道绕月飞行,成功完成预期月球探测任务,并于2006年9月撞月。
2007年9月14日,日本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亮女神”号,包括一个主轨道器和两颗小卫星。2009年6月,“月亮女神”受控撞月,结束为期2年左右的探测任务。
2007年10月与2010年10月,中国先后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以及探月工程二期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进入世界上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2008年10月,印度发射“月船一号”卫星,获得一批科学成果,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成像。2009年8月,“月船1号”在轨工作312天后,与地面失去联系。
2009年6月,美国一箭双星发射“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10月9日“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发现了水。
2011年9月,美国发射“圣杯号”月球探测器,对月球重力场系统进行精细探测。
2013年9月7日,美国发射“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以探测月球大气层的散逸层和周围的尘埃,携带了尘埃探测器、中性质谱仪、紫外与可见光光谱仪,还进行激光通讯技术验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