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设置防空识别区是低风险举动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2月13日文章,原题:中国设防空识别区是低风险举动
11月23日,北京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生效,要求所有经过划定区域的飞机向中国提交飞行计划。听到围绕防空识别区的喧嚣和据称北京所冒的种种风险,你可能以为北京已攻占了某个岛屿,或用火控雷达照射了美国航母。但从北京的观点看,防空识别区可能是一个能获得政策成功和了解美国意图的低风险举动。
其一,宣布防空识别区从一开始就是单边行动。北京说它存在就存在,大多数商业航空公司将提交飞行计划。由于潜在风险,若无政府撑腰,没有哪个负责任的企业高管会选择其他做法。中国由此改变了空中现状,从此可利用这种行为变化支持自己在东海的主权要求。
其二,外交和被动不会使钓鱼岛/“尖阁诸岛”“回到”中国。北京认为岛屿归属存在争议,因此即便不能归还,至少也要谈判,但东京不接受北京的立场。北京需要通过行动展示,日本的立场与现实不符。若按照“实际占有,败一胜九”原则,北京的目标又是对这些岛屿无可争议的主权,那任何针对这一目标又不用打仗的行动风险都比较低。
其三,北京可能算到局面会很快回归正常。没人想为几块岩礁打仗。美中关系里有很多其他问题,中国又是韩国和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北京有什么理由认为防空识别区会破坏更重要的事?
其四,中国防空识别区引起的不满主要来自北京怀疑其恶意的国家,即日本和美国。从日本政府“购岛”开始,中国官媒屡次指责东京改变现状。中国对美国意图的评估变得悲观,认为美国转向亚洲更有可能是遏制中国的掩饰。其五,不管结果如何,北京会获得有关美国在亚洲和对中国政策的有价值的信息。11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称,美国寻求“运行一种新的大国关系模式”。美国对防空识别区的反应会让中国知道,华盛顿是真的接受这种“新模式”,即充当可信赖的调停者,还是如北京后来所言,是对中国搞双重标准并助长日本的攻击性。
与最后一点相关的是,中国决策者可能意识到,外界越是反对,特别是来自美国,北京就越能向国内展示西方的虚伪。华盛顿说过会维持二战后秩序,但北京声称,1943年的《开罗宣言》将东海岛屿归还给中国控制。美国的反对——似乎是违反以前的承诺——将加剧中国的猜疑,认为自己怎么做都不可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从这种观点来看,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不是漫不经心或高风险举动。实际上,所有迹象都指向深思熟虑。中国可能会向前走,把对华盛顿的希望抛在身后。中国领导人曾表明,中国需加强对核心利益的维护。尽管这种变化还没完全展开,但北京承担外交风险的意愿愈发与美国的谴责无关。(作者彼得·马蒂斯,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