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西方圣诞树下来自中国的进口玩具
德国《汉堡晚报》12月16日文章,原题:圣诞树下的中国
有时候,玩具火车的按钮比百科全书能更好地诠释世界贸易。去年,儿子收到一份圣诞礼物,是瑞典品牌“布里奥”的一个木制火车站。我们觉得,木制火车站应该是瑞典木匠用手工制作的,可以进行环保教育。但当我们按下按钮时,美丽的幻想消失了。“火车站”发出浓重的东方口音:“贝林欢迎您!”耳朵不会骗人:木制玩具是“中国制造”。
“布里奥”玩具只是这个行业的缩影。德国约70%的玩具来自中国,在整个欧洲,这一比例还要高得多。中国是“制造孩子房间里的游戏和乐趣”的工作平台,约两万家中国企业的400万工人在地球那边为“孩子们的梦想”辛勤工作着。只要在圣诞树下偷看一眼礼物产地,就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无论玩具汽车、木制火车、洋娃娃、毛绒玩具或塑料怪物,一切都带有“中国制造”的标识。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而来。因为老一辈总是选择大一些的礼物:更喜欢3个一组的中国产玩具汽车,而非包装盒内只有一个的德国货;更喜欢珠三角组装线生产的芭比,而非产自多瑙沃特的娃娃。大包装礼物显得昂贵大方,也意味着更多的钱和更多的爱……
巨大的变革已经发生。除了几个成功的顶级玩具商——如乐高积木或摩比世界,主要在欧洲生产外,大多数欧洲玩具商都由中国等国代工生产。中国制造的玩具占领了德国各个商店,即使被曝光存在危险的重大缺陷、涂料有毒或早期资本主义的恶劣工作条件等,都无法阻止这股(中国玩具)消费热潮。
如果你问德国家长,他们肯定会说玩具的教育价值非常重要,且选择玩具应看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但圣诞树下的现实与家长的说法有天壤之别。在德国人家中的圣诞树下,看到的大多是丰富多彩且价格低廉的中国进口商品。他们也相信这是圣诞老人乐意的。(作者为《汉堡晚报》副总编辑马蒂亚斯·伊肯,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