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安倍寻求摆脱战败国地位 大国化意识渐强
中新网1月6日电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勇今日做客中新网,解读2014年日本局势走向。张勇提出,安倍之所以选择执政一周年这个时机参拜靖国神社,有很深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意图。由此体现出的是安倍大国化意识逐渐增强,寻求从拥抱战败到摆脱战败。
张勇称,参拜靖国神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极端的方式去否定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靖国神社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两个原因:一是这里面祭祀着甲级战犯,二是这里是鼓吹军国主义甚至对外侵略精神的家园,从历次的侵略战争一直到现在它一直充当这样一个角色,所以这也是日本国内外和平主义者反对的。
靖国神社并非宗教组织,张勇说,多年以前自己曾经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去靖国神社调研,当时调研的结果很震惊,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当时在靖国神社内有一个战争博物馆,名称叫游旧馆。游旧馆的由来就是中国的古语:“你要是交友的话,要跟着善良的人走”,所以并非跟政治无关,这是问题的根本。
张勇表示,安倍在12月26号执政一周年的时候参拜靖国神社,这里面其实有很深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意图。战后的日本是战败国,安倍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地位,但是拥抱战败并不是他长久的做法,对日本来说,当时由于国际环境的限制,他选择了轻军备,强经济的这条路,但是这条路随着80年代日本国力的增强开始转向政治,从小泉到安倍晋三,特别是到了安倍晋三时期,他从注重政治开始注重全面大国化,特别是注重安保的这样一个路子,从这个背景可以看到,从拥抱战败到摆脱战败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安倍的大国化的意识在逐渐增强;第二,在逐渐增强的同时还有层次的划分,由原来重经济轻军事,到既重经济又重政治,到现在全面大国化开始了,这就是给安倍最基本的一个判定。
张勇说,安倍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参拜靖国神社,其实用一个通俗的说法是安倍其实在“致青春”。安倍是一个政治家,他在第一个任期任内并没有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所以安倍称“悔恨致极”。安倍的“致青春”,是要把没有参拜的“损失”挽回来,对自己的支持层有一个交代。
此外还有“致选票”,因为安倍是政治家,政治家最后还是为了位子,为了选票,因为在安倍第一次执政的时候,他的侯选委员会对安倍提出了参拜的要求,这次安倍终于圆了这部分人的梦。
专题: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