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国:安倍向慰安妇制度罪魁祸首鞠躬令人作呕

2014年01月08日 09:52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韩国:安倍向慰安妇制度罪魁祸首鞠躬令人作呕
    参观者们在战争与女性人权博物馆的留言墙上贴满了留言,人们祝愿幸存慰安妇身体健康,同时呼吁日本承认历史真相,表示一定要让日本谢罪。本报记者 万 宇摄

  7日,在寒风中,记者来到位于首尔市的战争与女性人权博物馆。受害者们扭曲痛苦的塑像让人不忍直视,黑暗的地下室中那些泣血般的控诉影像令人愤怒,墙壁上一张张已经离世的老人照片让人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地下展室的阴暗和楼上展厅的明亮似乎是地狱与天堂的对比。

  运营该博物馆的韩国慰安妇问题协议会事务处长金东姬对本报记者表示,日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必将受到历史审判,这种逆人类历史进步潮流的行为必须受到严厉的驳斥。

  姜德景老奶奶离世前每周三都参加对日示威活动

  战争与女性人权博物馆并没有仅仅强调二战时日军慰安妇的遭遇,还记录了受害者和正义人士为此展开的不懈斗争:从1992年开始,受害者在联合国的证言、在日本法院的起诉书、在日本使馆前抗议的横幅和喇叭、亚洲各国慰安妇问题会议的照片等展品,桩桩件件都彰显了对正义和历史真相的追寻和坚守。

  当天的入场券背面讲述了韩国庆尚南道晋州的姜德景老奶奶的悲惨遭遇。1944年,仅有15岁的姜德景成为第一期“勤劳挺身队”队员,被派往日本富山县的军需工厂做苦工。由于不堪忍受繁重的劳动和饥饿,她逃离了工厂,但却被一名日本军官捉住后强暴,然后被送往魔窟——慰安所。经历近一年的非人蹂躏后,终于迎来了日本投降,她回到了韩国,在釜山以打零工谋生。

  1992年,姜德景老奶奶打开了尘封的屈辱记忆,公开了自己慰安妇受害者的身份,积极投身于要求日本政府为历史罪行谢罪赔偿的运动中,甚至在1997年离世之前仍坚持参加每周三在日本驻韩使馆前的示威活动。含恨离世的姜德景老奶奶留下了许多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画作,她把自己的遭遇和对日本政府的控诉用画笔表达了出来。

  向慰安妇制度罪魁祸首鞠躬令人作呕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让这里的人们感到愤怒。一位参观者对本报记者表示,靖国神社中那些制定慰安妇制度的罪魁祸首、禽兽却成为了日本领导人鞠躬致敬的“英灵”,这种令人作呕的虚伪怎能让人接受?这样的行为还好意思称之为“宣誓不战”?

  金东姬对本报记者表示, 2012年,中韩等国又有数名受害者没能听到一句来自日本的谢罪言辞而含恨离世,这些受害者生前的最大希望就是,“未来再不会出现我们这样的受害者”。

  金东姬说,安倍等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丑行并不令人意外,在其一连串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修改和平宪法、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言行之后,安倍的行径实际是正式对外宣示,现在的道路是其铁了心要走下去的。协议会作为战争受害者的代表,对安倍这种无视历史的愚蠢和人面兽心充满了愤慨。

  参拜视战犯为神明的地方,却大谈不再战争,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对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倒行逆施,韩国学界和民间也是同仇敌忾。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授李完范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靖国神社的“靖国”二字本意是使国家和平安定,但现在的靖国神社已经成为供奉侵略战争战犯的场所,设置在其中的游就馆更是美化宣传侵略战争的场所。因此,任何有良知的政治家,不仅不应参拜这里,甚至不该允许这样的场所存在。然而,现在的日本领导人却一边对此地趋之若鹜,一边又发誓永不再战,这种行为只能用虚伪来解释。所谓参拜后的解释根本是苍白无力的,安倍晋三的参拜行为就是日本这个曾经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丝毫不悔改,反而将战犯偶像化、神圣化的明证。

  韩国安重根义士纪念馆负责人李康渊表示,靖国神社内不仅供奉着罪行罄竹难书的二战战犯,还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的侵略者。参拜这种把侵略者和战犯视为神明的地方,然后大谈不再战争,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日本社会对历史认识的偏颇从其对二战历史的纪念中就能看出来。不管是广岛和长崎核爆,还是东京轰炸,日本都是一味强调自己的受害者身份,而对遭遇这样灾难的原因绝口不提。对靖国神社中供奉的这些战死者也是如此,日本只是强调其“为国捐躯”,而不问这些人对二战受害国和日本国民带来的灾难。对此问题,中韩等受害国应该团结一致应对,这不仅是为了各国自身,也是为了世界人民不再遭受战争的灾难。(记者 万 宇)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