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乌克兰危机根本原因是“差钱” 欧盟自身难保

2014年02月25日 09:35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与互动(0)

  自去年11月21日,亚努科维奇最后时刻拒绝和欧盟签署《欧盟-乌克兰联系协议》,并在1个月后靠拢俄罗斯,以换取后者150亿美元财政援助和1/3折扣价天然气(相当于每年为乌克兰节省20亿美元),引发乌克兰政治危机,到2月22日短短一天间乌克兰政局翻云覆雨,亚努科维奇和季莫申科“交叉换位”,前者仓皇离开基辅而后者“凯旋”,各方煞费苦心周旋签署的《和解协议》几小时间便成为一张废纸,人们开始关注接下来的局势究竟将如何演变。

  正如许多人所分析的,乌克兰政治危机演变到今天的地步,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原因是“差钱”:正因为“差钱”,当初并不喜欢俄罗斯的季莫申科才硬着头皮和俄国人虚与委蛇,并因为总理任上和俄方就天然气价格达成的协议“对本国不利”而饱受“差评”,甚至被自己盟友奚落打击;也正因为“差钱”,一直不喜欢欧盟的亚努科维奇,也才会咬着牙把“和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一直喊道11月21日前夕,而且一度让人觉得,他真的打算和欧盟就这么“联系”下去了。

  然而欧盟方面并没有那么大方:2009年欧盟和乌克兰等前苏联6加盟共和国签署《东部伙伴关系宣言》,内容包括这些国家达到一定标准后可以和欧盟签署《联系协定》,并获准进入欧洲市场,在达到入盟条件后,有资格加入欧盟。这个宣言的要点有二:一是各共和国要为融入欧盟作出牺牲,付出代价,包括货币贬值,能源和粮食补贴降低,市场开放和关税调降等等;二是欧盟以援助作为各国“融入”的回报。由于宣言签署不久,欧元区就爆发金融危机,随后陷入旷日持久的经济衰退不能自拔,至今也未恢复元气,原本就是“原则性承诺”、并无细则的援助(包括资金支持和市场开放回报),自然更无下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和普京才自觉是个乘人之危的大好时机,软硬兼施地把一桌子“嗟来之食”推到亚努科维奇面前。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亚努科维奇才抱着侥幸心理,去接受俄罗斯这桌连他自己也并不真愿下咽的“嗟来之食”。

  此举引发了乌克兰政治危机,亲欧洲的西乌派借机发难,而原本持泛斯拉夫观念的东乌派,在俄罗斯和普京掩饰不住的傲慢得意,和层层加码的压力面前也啧有烦言,这迫使亚努科维奇不得不放软口吻,重提“融入欧盟”。至于他的对立面,从一开始就一直主张“端欧盟碗,服欧盟管”。更有甚者,2月22日刚刚获释的季莫申科,也要在独立广场大喝一声“乌克兰的未来属于欧盟”。

  问题是,欧盟这碗饭并不好吃。

  如前所述,欧盟自身遇到严重经济问题,对乌克兰这个大市场既有消化之心,又无消化之力,因此才会变本世纪初的“激进东扩”为2009年的“伙伴关系”,且自金融危机爆发后,连这个“伙伴关系”也显得“营养不良”,否则这次危机根本不会以如此的导火索爆发。危机发生后,“迈丹”等抗议组织领导人多次向欧盟示好、甚至直接呼吁“不要给我们语言,要给我们实际支持”,但换来的仍然主要是语言。日前爆出的“纽兰粗口事件”,实质也是因为欧美彼此对对方“口惠而实不至”、不愿为乌克兰多花钱,相互指责和推诿。

  如今乌克兰天翻地覆,俄罗斯的“嗟来之食”便想吃,暂时也吃不到:在《和解协议》签字后仅仅24分钟,俄罗斯政府就宣布冻结了对乌克兰的援助。那么一度吝啬的欧盟呢?

  英国政府在整个乌克兰危机过程中一直低调,亚努科维奇“被辞职”后倒是第一个站出来宣布,可考虑在欧盟框架下提供援助,但提供多少,何时提供,却并不清楚。

  2月2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一匿名欧盟官员话称,欧盟或考虑向乌克兰提供超过200亿欧元紧急经济援助。倘真有这笔钱,尽管天然气问题还是个头疼的隐患,但至少暂时乌克兰可以“不差钱”了。

  然而且慢,这笔钱靠得住么?

  首先,消息来源显得有些飘忽:欧盟是个效率低下、凡事要28个成员国全票通过的大拼盘,欧盟自身没有造血功能,欧盟的钱来自各成员国,如今各国经济上“大病未愈”,这笔钱掏出来,程序上怕没那么简单;倘若如报纸文章所言,来自欧盟、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资助及贷款项目”,则至少头款可能绕过繁琐的手续,但这笔钱实际上并非“新粮”,而是已在实施的计划(乌克兰每年能得到15至20亿欧元),能否增加,还得绕回前述“程序迷宫”,且这个计划所提及的援助,要分至少7年支付——乌克兰总统的任期也不过5年。事实上,《华尔街日报》在这个问题上也闪烁其词,时而说“欧盟内部文件”,时而又援引欧盟外长阿什顿的话,暗示这笔钱也可能来自国际间,倘是后者,问题恐怕只会更复杂。

  其次,即便这笔钱果有来源,乌克兰新政府也未必能消化。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任何救助都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正是前述降低能源补贴、贬值货币、降低关税、开放市场等,可能还将包括减少社会福利,削减政府预算等,这是欧盟和其“合作援助者”IMF提供援助的“标准套路”,即便对于欧盟成员国如希腊、意大利也概莫能外,何况是政局不稳、还款前景扑朔迷离的乌克兰?而这样一套“组合拳”,对于刚经历一番大折腾、经济问题严峻的乌克兰而言——乌经济自2008年以来已接连经历三次危机,财政赤字接近年GDP5%,经常账户赤字更逼近8%,今年6月到期的美元债券收益率去年底就突破20%,2023年到期国债收益率高达8.56%,5年期信用违约掉期高达720,2014年年度预算至今尚无着落,且刚被国际评级机构降级——不论新“当家”是谁都很难消受:别的不去说,眼看就将面对俄罗斯新一轮“天然气大棒”的乌克兰倘再照着欧盟和IMF的要求降低能源补贴,又将如何抵御东欧3月的料峭春寒?(陶短房 编辑:柳洪杰)

【编辑:查云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