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安倍践踏和平宪法理念 军事野心仍在膨胀

2014年03月07日 14: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为绕开日本宪法的严格束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加紧谋划修改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6日,安倍与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等党内高层人士举行会谈,就在执政党内统一认识、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达成一致。

  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正在践踏日本和平宪法的理念,为日本自卫队跨过“专守防卫”红线、出现在日本以外地方创造机会。由此可见,安倍的军事野心仍在不断膨胀。

  历史定义明确

  1947年颁布的日本宪法第9条第一项规定,日本“永久放弃”以战争和武力解决国际纷争;第二项规定,日本将不保持陆海空军战力,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上世纪中期,美国从本国利益考虑开始重新武装日本。1954年,日本成立了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并将自卫队的性质定义为“保护国民生命和财产等权利而必要的最小限度实力”。

  据此,日本历届政府在宪法解释中均认可在国家遭受武力攻击时,日本有权在“必要最小限度实力范围”内行使“个别自卫权”。但是,对于本国没有遭受武力攻击时支援第三国的“集体自卫权”,日历届政府的宪法解释明确指出,这超出了“必要最小限度实力范围”,与宪法第9条相悖。

  可以说,对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禁令是日本“专守防卫”国策的“红线”,是限制日军力走出国门的枷锁,更是日本宪法和平理念的最后底线。

  安倍动作不得人心

  解禁集体自卫权正常程序是修改宪法第9条。但是,修宪门槛很高,需经过国会动议、国会投票、全民公投、颁布新法等法定程序。对修宪没有信心的安倍寄望于修改宪法解释这条“捷径”,企图以一介内阁之力颠覆战后日本历届政府坚守的集体自卫权禁令。

  对安倍的野心,日本政界、学者及普通百姓都表示反对。日本宪法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奥平康弘批评说,修改宪法解释实际相当于修改宪法,绝对不应允许以内阁解释来架空宪法第9条。

  前内阁法制局长官阪田雅裕6日在一次研讨会上说,是否应该解禁集体自卫权姑且不论,即便想解禁,也应该堂堂正正从修宪入手,安倍采取的手法是对立宪主义和法治国家的否定。

  日本社民党前党首福岛瑞穗在国会质询中,揭露安倍政权此举就是在效法当年纳粹修宪。另外,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也对安倍在解禁集体自卫权道路上的暴走流露不安,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近期反复重申,反对在本届国会期间修改宪法解释。

  共同社2月下旬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半数日本民众反对以修改宪法解释的做法来解禁集体自卫权。

  军事野心令人警惕

  根据安倍的设想,安倍召集的首相私人咨询小组“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础恳谈会”将于4月提交有关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报告。安倍将以此报告为蓝本,敦促内阁法制局修改宪法解释,并在6月22日国会闭幕前以内阁决议方式解禁集体自卫权。随后,在今秋举行的临时国会上,根据新的宪法解释修订《自卫队法》等一系列安保相关法律。

  对此,本月4日成立的“反战千人委员会”发起人之一、作家佐高信警告说,集体自卫权解禁,意味着日本军力将从“自卫”转换为“他卫”,由于日美军事同盟的存在,日本因此将不可避免地卷入美国参与的战争。

  《朝日新闻》指出,日美将于今年年底之前修订新的防卫合作指针,安倍急于在此之前解禁集体自卫权,从而调整日美防卫态势,让日本军力在军事同盟中取得对等地位,发挥更大作用。

  安倍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搭上美国的战车,更在于让日本军力出现在地球任何角落,从而将日本改造成安倍心目中的“正常国家”。日本外务省一名高官6日在回答记者对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质疑时表示,行使集体自卫权是一个“正常国家”的应有权利。

  “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础恳谈会”会长代理、日本前驻联合国代表北冈伸一2月21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说,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情况包括“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到攻击,可能对日本的安全构成重大影响”。

  对此语焉不详的宽泛前提,明治大学教授西川伸一指出,这岂不意味着只要日本政府愿意,什么情况都能以“安全”为由向海外派兵。

  安倍的政治盟友、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6日更是在国内一场讲演中扬言,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将来可以打造“亚洲版北约”来遏制中国。

  由日本社会名人发起的“反战千人委员会”在一封公开信中指出,安倍政府正在从软件和硬件上打造战争体制,通过修改宪法解释,彻底摆脱宪法第9条对日本行使军力的束缚,使“日本成为能到地球任何角落参加战争的国家”。(冯武勇)

【编辑:查云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