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3·11”地震三周年 仍有26万灾民避难

2014年03月12日 09:08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日本11日迎来“3·11”地震和海啸三周年。官方数据显示,迄今仍有大约26.7万灾民未能重返家园,3000多人因不堪生理和心理病痛而“间接死亡”。由于缺乏熟练工人和建筑材料,只有不到8%的新住宅完工。建筑企业热衷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块“大蛋糕”,而灾区重建资金有限,难以开出有吸引力的价格,一些灾区官员担心,奥运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延缓灾后重建。

  5万核灾民无家可归

  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淹没大片土地。国家警察厅统计,截至今年2月28日,这场“东日本大地震”导致15884人遇难,2636人失踪,岩手、宫城、福岛三县受灾最重。

  “3·11”地震和海啸迫使多达47万民众疏散。日本复兴厅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迄今全国仍有26.7万多灾民住在简易住宅或其他临时避难所,其中9.7万人住在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的简易住宅中。

  日本共同社10日报道,据这家媒体统计,包括自杀在内,因长期疏散导致疲劳和健康恶化而死亡的人达3048人,凸显三年前幸免于难的灾民至今仍因疏散生活而受到严重影响。这一间接致死人数大幅超过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的921人。

  复兴厅说,在截至去年9月认定的“间接死亡”中,大约90%为66岁以上的老人。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告诉共同社记者,随着寄身于避难设施的老人体力下降,预计今后震灾间接致死人数还会上升。

  发生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的福岛县“间接死亡”人数最多,为1671人,超过总数的一半,高于当地因地震和海啸直接死亡的人数。

  “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辐射泄漏,事故严重程度达最高的7级,事故后续清理遥遥无期,迄今仍有大约5万名附近居民成为无家可归的“核灾民”。

  新房建设进展缓慢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日在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说:“我们即将步入灾后第四个年头。我期待这一年能够让民众切实感受更大的重建成果。”

  只是,由于建设用地难以确保,建筑工人和建材不足,灾区新住宅建设进展非常缓慢。复兴厅说,只有不到8%的新住宅完工,其中,重灾区岩手、宫城、福岛三县只完成进度的3%;已经开工的重建项目不及总数的四分之一。

  在田野畑以及岩手县许多其他地区,大多数新住宅项目的地基还没有打好。在受灾严重的大槌町,10个计划好的项目只有两个开工;在附近的釜石市,8个项目,一个开工;再往南一点的女川町,11个项目,两个开工。

  在岩手县另一处重灾区陆前高田市,一半民宅被地震和海啸摧毁。副市长久保田崇说,第一批新住宅总计120套,定于9月投入使用,仍有大约2000户居民需要新住房。>>相关

  东京奥运恐延缓重建

  美联社报道,一些地方官员抱怨,一大批用于提振日本经济的公共建设项目开工,令灾后重建迟滞的状况更加恶化。

  陆前高田副市长久保田崇说:“这里许多人担心,奥运会建设会进一步延缓重建。”

  大槌町副町长碇川丰不久前告诉媒体记者,东京去年9月成功申办奥运会,值得高兴,“但是,我深感忧虑,因为(东京附近的)关东地区的建筑业把重心转向奥运会筹备工作,灾区重建工作将面临工人、设备和建材短缺的问题”。

  东京奥运相关建设今年5月将开始,包括拆除东京国立竞技场,斥资1300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在原址建造可容纳8万名观众的新国立竞技场,作为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计划2019年3月竣工。

  除10多座比赛场馆,东京需要修缮或更换总长1500公里的下水道以及数十处公路、桥梁和隧道。这些基础设施大多因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兴建。

  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对一些灾民新住宅项目却根本提不起兴趣,部分原因是重建项目所获财政预算中用于支付工资的部分低于建筑企业工资水平。另外,相比“泡沫经济”时期的繁荣,日本建筑工人人数减少,年龄变大,后继者严重不足。

【编辑:查云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