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那些年美国的第一夫人:单独出访成外交润滑剂

2014年03月19日 09:42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那些年美国的第一夫人:单独出访成外交润滑剂
    2010年4月13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抵达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后受到当地儿童的欢迎。这是米歇尔首次在没有奥巴马同行的情况下出国访问。新华社发
    ◎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Roosevelt) 埃莉诺·罗斯福是首位“单飞”出访的美国第一夫人,将现代社会的第一夫人能尽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她以红十字会代表的身份,在二战期间访问了英国、爱尔兰及美国在太平洋地区
    ◎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Kennedy) 1961年,杰奎琳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第一夫人。个性独立的杰奎琳不愿意只是充当摆设,她要与丈夫共同来征服美国。杰奎琳·肯尼迪受到全世界的广泛欢迎,并通过单独对希腊和
    ◎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DianeRodhamClinton) 希拉里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克林顿卸任后,希拉里从第一夫人变身为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现在从国务卿位置上退下来的希拉里,有可能在2016

  美国,创造了第一夫人这个名词。

  从最初的仅具备礼仪性作用、引导社会风气,到积极投身公共事务、等同内阁成员,再到单独出访、被称为美国外交中的润滑剂,美国第一夫人正在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独具的个人魅力,在国内事务乃至国际关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第一夫人”一词出自哪里?

  “第一夫人”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世纪中期,詹姆斯·布坎南担任美国总统时期,“第一夫人”被确定作为总统夫人的称呼。

  美国,虽然没有为第一夫人保留合法地位,也没有为她们设立法规,但在白宫的官方网站上介绍了46位第一夫人的生平,并且摘录了包括总统遗孀在内的第一夫人们所应受到的礼遇级别。第一夫人和她们的丈夫,是白宫的主人。

  2有什么具体职责和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达巍表示,第一夫人的职责本身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但是一般按照惯例,美国第一夫人主要是一些礼仪性的作用,侧重在医疗教育卫生等领域发生一些作用。

  第一夫人作用的发挥呈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没有统一规定。比如原来希拉里当第一夫人,她就比较活跃,曾经负责医保的改革,相当于一个内阁成员一样的地位。但也有一些很传统的,比如布什的夫人。

  从19世纪末积极引导社会风气,到20世纪上半叶投入公共事务,帮助总统游说国会,美国第一夫人很长一段时间都致力于国内问题。二战之后,随着美国全面深入介入国际事务,美国第一夫人在外交上的作用也凸现出来。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艾莉诺·罗斯福曾经担任过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主持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曾经凭借自身魅力缓和了美国同苏联的关系;而卡特夫人罗琳莎曾经代表丈夫出访南美7国,解释美国的政策。

  3在美外交中扮何种角色?

  “总统夫人们形象已经固定。她们在政策问题上的言论总是没有坏处,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美国专门研究第一夫人行为的学者迈拉·古廷说,美国历任第一夫人之所以积极参与外交事务,是因为美国社会已经将她们定型,她们需要充当外交中的润滑剂。

  “夫人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一定是经由总统批准过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家艾力达·布莱克将第一夫人定义为总统的发声筒。虽然被指为润滑剂和发声筒,但美国第一夫人们在单独出访时从来不谈政治:奥巴马夫人谈教育,克林顿夫人和布什夫人特别强调妇女问题,肯尼迪夫人喜欢触碰人权问题。

  4从何时开始单独出访?

  据美国媒体报道,第一夫人独自进行外交访问的传统由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开启。作为国际红十字会的代表,埃莉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独自前往英国、爱尔兰和美国位于太平洋的各个基地访问。

  此后,独自外访渐渐成为现代美国第一夫人的重要礼仪和职责之一。但第一夫人外访的重要性逊于总统外访,而访问的话题也集中在医疗、教育和女性权益方面。

  根据白宫官方数据,近20年来,从希拉里、劳拉到现在的米歇尔,她们单独出访的次数达到了惊人的37次。希拉里任第一夫人期间,她曾20次独自出访了包括南非、波黑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劳拉·布什在接过第一夫人的接力棒后也曾先后14次单独出访。米歇尔·奥巴马也将在不久后来到中国,开启她的第三次单独访问之旅。(京华时报记者王硕整理)

【编辑:蒲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