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国会选举折射选民困惑
从4月6日开始,印度尼西亚国会选举进入“静默期”,为期3周的竞选活动偃旗息鼓,静待9日投票日的到来。按照规定,印尼政党或其联盟只有获得至少25%选票或20%国会席位,才有资格提名一组正副总统候选人,因此,国会选举一向被视为总统选举的“前哨战”。尽管竞选活动花样百出,但热闹的气氛难掩选民困惑和政治困局。
这是印尼自1998年以来的第四次国会选举。“坦白说,这届国会让我失望。但更让我失望的是下届国会的候选人名单。”印尼比纳斯大学政治系研究员赫里延托告诉本报记者,“从名单中看不出太多实质性变化,我可能不会去投票,或者索性勾选所有候选人把选票变成废票,我认识的不少人都会这么做。”
赫里延托的失望源自国会的低效。2013年国会立法7部,仅实现计划的10%,而2010至2012年的3年间,这种低效一直在重演。赫里延托表示,国会的责任是为国家制度建设铺平道路,“但现在似乎陷入了为反对而反对的政治游戏中”。
面对选票,更多选民感受到的是困惑。来自万隆的萨布里娜需要从119名国会候选人、132名西爪哇省议会候选人、67名万隆市议会候选人和32名西爪哇省地方代表理事会候选人中做出选择,但她发现自己对候选人十分陌生。
萨布里娜的困惑具有普遍性。据统计,首次投票的年轻选民多达2100万人,由于缺乏了解选举及候选人的途径,近1/3的选民可能弃权。印尼帕达达兰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托尼告诉本报记者,不只是年轻人,多数民众对选举知之甚少,“参选政党都提到要反腐、要减贫、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如何付诸实施,却都语焉不详”。
大同小异的纲领让选民难以从政策层面区分政党,只能转向政治人物。因亲民、实干而广受欢迎的雅加达省省长佐科一经宣布成为斗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该党支持率便激增,在民调中一路领跑。安塔拉通讯社副总编辑班邦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固然体现民众求新、求变的愿望,但必须意识到,“明星效应”在选举这样的国家大事面前既不成熟,也不可靠。
相比“明星效应”,政党为吸引摇摆选民而滋生的“金钱政治”更令舆论担忧。不少政党在造势活动中支付参与者两万至5万印尼盾(约合11元至28元人民币)不等的现金,亦有政党许诺在大选前向民众提供免费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班邦表示,民众已经习惯,甚至要求从候选人处收受好处,这一趋势值得警惕,“通过金钱政治获得选票是一条歧路,政党将大开腐败之门,而民众则会为眼前小利赔上国家的未来”。
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与政治部主任菲利普斯认为,一场选举解决不了执行力低下、腐败成风等政治领域的困局,但至少政党应当意识到选民的困惑,并着力改善:其一,完善议员候选人遴选、培训机制,让真正能力出众、关注民生的人参选,致力实干而非搭台作秀;第二,建立架构完善、更新及时的政党及候选人信息渠道,并加强政治教育普及,确保选民教育不流于形式。记者 庄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