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马航“阴谋论”目前没有证据支持

2014年04月07日 06: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因为自己的马来西亚国籍,在台湾高校学习的华人牛立(化名)被一名大陆学生奚落了一顿。

  “前些天坐公交车的时候,我正在打电话。”这名大四学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一名大陆学生听其并非台湾口音,便问是哪里人,“我说‘大马’,他脸色一变,立刻破口大骂:‘你这满口谎言的畜生,滚回你狗国去,来这学啥中国文化。’”

  此前,几名注册资料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陌生网友,在牛立的个人社交网络站点上爆了粗口。

  差不多同时,梁静茹、曹格等马来西亚籍艺人也遭遇了中国网友谩骂。一些知名微博博主则公开声称不再赴马旅游、不再购买马来西亚商品。

  在中文网络世界,这个东南亚国家突然不受一些网民的欢迎,是马来西亚MH370失联事件的衍生效应。正如多国媒体所评论的,马来西亚刚开始处理客机失联事件的表现并不出色,部分信息延缓公开甚至前后矛盾,已为不少人诟病,并进而导致一些媒体或大V过于情绪化的表达,甚至主动挑动着民粹情绪。

  但近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情绪释放需要理性表达,如果让情绪压倒事实和理智,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家属现阶段表现较为克制

  “大家都能理解失去亲属的巨大悲痛。但马总理宣布飞机坠毁后很多家属的激烈反应包括晕倒、抗议,甚至打起来,有点让我意外。”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自由撰稿人任意说。

  据《南华早报》报道,一位美国乘客家属说,中国家属的表现“太小孩”了,他们只会干涉调查,并最终伤害他们自己。

  但更多人对家属的表现是一种出于同理心的理解,认为家属在这么大的事件面前,哀痛的感情需要尊重,悲愤的心情可以理解,激烈的态度应该宽容。

  就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观察,从总体上看,作为失联客机乘客的亲人,现阶段表现仍然较为克制。

  3月25日是马总理宣布MH370终结于南印度洋的第二天,马方高级别代表团来京举行家属沟通会。一位空军中将在会场上起立回答家属提问时,投影仪的光线一直照着他的眼睛,他多次试图避开,但总是没能奏效。两位家属委员会成员见状拿出纸板,遮住投影仪的镜头,后来则关闭了投影仪。

  沟通会现场,还有一位全身发抖的年迈家属,在亲友搀扶下提出了关于飞机的技术问题。提问完毕后,他还礼貌地说:“请×××回答。”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时刻保持理智。发问过程中,一位心情悲伤至极的家属称马方官员“水平不高”,“没有想到你们身高也不高”。

  马方答问之后,一名家委会成员立刻起身纠正。他礼貌而委婉地建议,请媒体不要报道关于“身高”的表述。

  总体上克制的表现延续到私下交流场合。在家属微信群里,有人曾建议参加马方沟通会时准备些鸡蛋,另一家属马上劝阻:“不能做违法的事情。”

  就在清明节这天,从家属微信群的信息看,家属对失联事件关注较多地集中在:中方船只接收到黑匣子信号、组织家属体检、沟通会暂停3天等事项。家属多次互相鼓励爱护身体,坚持关注事件进展。

  媒体和公众人物应该更理性

  但是,马来西亚籍学生牛立的遭遇说明,不仅马来西亚在网络上被一些人言辞激烈地号召“抵制”,马来西亚的艺人在微博上遭遇围攻,甚至连马来西亚籍的普通人也遭遇了不理性的攻击。

  牛立没有太在意公交车上的遭遇。他认为,给他贴“畜牲”标签的人是“笨脑袋”。

  牛立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如果一个女人背叛了你,那么,你可能会恨那个女人。但是,你就要恨所有的女人吗?”

  在挑起不理性情绪上,一些大V和媒体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以某报为例,有一天的一版大字标题是“马国政府,马虎应付”,辅以三宗罪:“马方仍未披露与真相相关信息”;“飞机坠海的相关数据,马方于3月12日已获得”;“马驻华大使‘耍太极’,见面会数度惹怒家属”。内版有一个大标题是“飞机落入南印度洋原来是‘猜’出来的”。在展示“马航!你欠我们一个交代”标语的大幅图片下方,是源自中新网的稿件《面对乘客家属质问,马驻华大使沉默、沉默、再沉默》。

  在一些社交媒体上,谩骂更无节制。如某微博称“马来西亚航空别再欺骗全世界了,你们实在太无耻!!!”有的商业网站甚至专门设置了“抵制马来西亚”热门话题。

  媒体人潘采夫指出:“在民意汹汹的时候,明星和公众人物太过情绪化不应该。媒体发什么九问要么智商不足,要么是在投机。当社会公众情绪火爆时,媒体和公众人物应该比普通百姓更冷静理性,如果你比老百姓还亢奋,那普通人要被煽乎成什么样儿呢?”

  自由撰稿人任意也说:“看到这些剧烈悲痛的家属,我不得不问:中文世界的媒体和信息是不是也有责任?有没有什么东西延长甚至加大了他们的痛苦?包括过多指向马国和马航,其带来的不是问题解决,而是仇恨。此时应对家属提供更多信息,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排除阴谋论,为其提供真正的心理辅导。”

  对事件过度解读并不是好事

  3月31日,《广州日报》国际编辑温俊华撰文表示,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马来西亚政府是导致飞机失踪的“刽子手”。微信朋友圈热传的关于马政府和机长谈判失败的说法,只是一个“阴谋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他所说的“阴谋论”,此前多家网站以《传言马航MH370失联卷入政治阴谋》、《劫机者曾和马政府讨价还价?》等为题,刊发相关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告诉记者,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而不是报道猜想,“‘早上传谣、晚上辟谣’的情况应该好好总结教训,没有权威的来源不要瞎说。”

  针对网络上一些人呼吁抵制马来西亚等激烈言辞,4月4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表示,那不代表全体中国乘客家属、全体中国人和中国政府的立场。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认为,“网络中总有部分人会有非理性化的表达。”据他观察,谩骂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行为。

  一些学者也撰文认为,公共舆论不应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指责马方故意隐瞒信息,过度解读失联事件并不是一件好事。愤怒和谩骂既不利于探明事件真相,也无助于家属维权,媒体、学者也应该理性处理,把握分寸。本报记者 卢义杰 实习生 汪诗韵 张宇

【编辑:吉翔】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