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乌克兰危机有深层原因 应与俄睦邻友好停止动武

2014年04月25日 21: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副秘书维多利亚·休马尔24日宣布,乌克兰东部的“反恐行动”将分几个阶段进行。而与此同时,乌克兰东部多个城市仍然处在与基辅当局严重对峙的状态之中。

  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动荡中的焦点问题几度变化,从最初的是否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问题,发展到亚努科维奇政权的去留问题,再到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如今又演变为东部的动乱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乌内部的地区族群对立和外部的大国地缘博弈。

  动荡有着深层原因

  从2013年11月下旬乌克兰爆发全国范围的抗议活动算起,动乱在这个国家已经持续整整5个月。长时间的动乱不仅损害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引发了某些地方的分离主义倾向,恶化了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形势,同时加剧了地区间和族群间的对立,使社会秩序恶化,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从表面看,最初西部发生动乱的导火索是乌前政权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后来东部地区动荡的直接诱因则是新政权过度讨伐前政权及其支持者、过分打压俄语地位和纵容极端右翼势力。但长时间的动荡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这是乌克兰东西部地区之间根深蒂固的对立甚至敌视情绪的彻底爆发。在民族、语言、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等诸多方面,东西部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从一些民调结果可以看出,东西部民众对国家内外政策的看法大相径庭。更确切地说,表面上的地区差异实质上反映的是亲俄派和亲欧派之争。

  另一方面,亲俄派和亲欧派之间的对立,与西方同俄罗斯的角力直接有关。对双方来说,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地位都非常重要。在西方先出手支持乌亲欧派搞“街头抗议”推翻前政权后,俄罗斯随即作出激烈回应,先支持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再向乌当局施压,要求其进行宪法改革,并警告其不要对东部俄语居民动武。

  四方协议缘何无效

  美国、欧盟、乌克兰、俄罗斯四方代表4月1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并就缓和乌克兰紧张局势的具体步骤达成协议。不过,达成协议容易,但落实起来难度非常大。

  首先,对于上述协议的解读,俄罗斯与另外三方出现明显分歧。比如,对于协议中关于解除非法武装组织的武装和撤离非法占据的建筑物、广场、街道的内容,俄乌双方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俄方要求乌当局首先解除“右区”等极右武装团伙的武装,让占领基辅独立广场长达数月的人撤离。而乌当局则要求本国东部地区的亲俄力量放下武器并撤离政府大楼等地。

  另外,乌当局认为自身有权在东部地区开展“反恐行动”,而俄罗斯则坚决谴责这一行动,称动用军队镇压本国公民是犯罪行为,并暗示如果镇压行动导致严重后果,不排除俄方会进行干预。

  在俄乌之争中,美国和欧盟完全站在乌克兰一边,支持乌在东部地区采取强硬手段对付亲俄力量。

  其次,乌东部地区俄语居民或者拒绝接受四方协议,或者提出接受协议的条件,如就实行联邦制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等。他们表示,只要基辅当局不接受条件,就不会放下武器,不会撤离占据的建筑物。由于乌当局将这些人视为“恐怖分子”,并派军队开展“反恐行动”,因此暂时看不到双方之间达成妥协的希望,落实四方协议也就无从谈起。

  摆脱危机路在何方

  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迟迟无法摆脱危机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从内部看,乌当局把东部抗议者一律视为“恐怖分子”并对其开展“反恐行动”,这并非明智之举。这些抗议者本来立场和诉求有很大差异,例如有的不承认国家现政权,有的要求乌克兰实行联邦制,有的则要求加入俄罗斯。而镇压的结果是迫使他们团结起来,乌克兰当局因此失去了可争取的对象,扩大了自身的对立面。

  从外部看,乌现政权过于依赖美欧,而过于敌视俄罗斯。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乌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乌当局来说,要从根本上化解危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在国际上,乌克兰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改变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邻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在国内,应停止武力行动,与东部抗议者对话,同时加快进行宪法改革,合理扩大地方自主权,保障俄语地位,化解分离主义情绪,特别是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改善民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记者张志强)

【编辑:王忠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