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观察:一战百年殇思未消 以史为鉴和平可期

2014年07月25日 1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电 题:一战百年殇思未消 以史为鉴和平可期

  作者 刘旭 袁珊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历史镌刻下的纪念日给这些平凡的日期赋予特别的意义,也将战争的伤痛再次揭开在世人面前。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0多个,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仅仅过了25年,又一场世界大战在1939年爆发。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灾难先后将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达2200万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公告发出月余,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但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冲突的结束,百分之百的和平或许只能存在于理想世界中。二战结束后几十年来,各国家、各地区间仍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冲突与争端,有不少国际专家正在寻找2014年与1914年一战前形势的相似之处,担忧百年前的悲剧再度上演。

  但与百年前不同的是,人们已经不再将战争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依存以及国际机制和法律规范的逐步完善是当前与昔日的一大不同。

  “100年过去了,国际伦理和国际法都深入发展,世界不再鼓励战争,国际社会存在更广泛的制衡力量,战争不再是大国博弈的首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个别国家的不和谐举动愈加显得“扎眼”。在亚太地区,日本近期的一系列“右倾”化动态成为国际专家担忧战争重演的事实佐证。

  二战之后,《波茨坦公告》不仅向当时的法西斯势力发出了最后通牒,也塑造了战后几十年的世界秩序,至今仍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然而,日本安倍内阁上台一年多来,一路谋求扩充军备,悍然抛弃延续近半个世纪的武器出口三原则,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为日本武器装备出口、军工产业走向世界打开大门。今年7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更是批准了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

  另一方面,安倍对战争历史的态度也使他受到国际舆论指责。安倍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美化侵略历史,多次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还在历史认知问题上误导日本下一代,这种拒绝正视历史的态度带来的隐忧恐怕不亚于扩军解禁。

  2014年伊始,安倍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将中日与一战前英德做类比的言论曾激起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东亚地区是一战的参与方、受害方和战场之一,理应通过对一战的纪念获得历史的教训,而作为一国首相的安倍,竟从战争中得出这样的“教训”,遭到批评势在必然。德国洪堡大学国际政治学者霍尔特曼在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表示,东亚各国应该从一战中吸取教训,避免偶然事件引发战争,而非进行这种牵强的“对号入座”。

  “读史使人明智”,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消散在几十年的岁月中,但它造成的伤痛没有被遗忘,它所带来的思考也从未停止。今天,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发文称:“反思历史能否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当下面临的问题?如果能的话,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纪念活动,可能为全世界带来一项巨大的福祉——促使当代政治家更多地反思,少花些时间担心。”正如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所言,“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