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经济将于2021年超越美国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8月22日发表题为《捕捉老鹰》的文章称,不到200年前,中国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已故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估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到全球的30%多。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推动欧洲和美国崛起,中国所占比例下降。由于遭受侵略、内战等原因,20世纪的中国情况更加糟糕。然而,得益于过去35年的市场改革,中国重新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日前该刊的文章《中国想要什么》认为,中国现在还渴望得到过去享有的尊敬,但不知道该如何做到这一点。相比之下,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道路要畅通得多。
2010年12月,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推出了一个交互式图表,使大家能就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作出自己的预测。有各种方法来对经济进行比较,图表根据当前美元的市场汇率来计算各国GDP。因此,中国上升的时机取决于五个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速、美国经济的增速、中国物价的变化、美国物价的变化、中美之间的汇率。例如,如果中国的物价上涨速度比美国快,且人民币不下跌,那么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经济的价值就会更高,也就会更快超越美国。
2010年第一次推出这个图表时,包括了关于此后十年的一系列默认假设。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假设,接下来十年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为7.75%,美国为2.5%。该刊进一步假设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为4%,美国为1.5%。该刊猜测,人民币汇率年均上涨3%。根据这一系列假设,中国最早会在2019年超越美国。现在距当时的预测已经过去四年了,英国《经济学家》周刊预测得怎么样呢?平心而论,预测有误差,但不是很大。现在看来,美国退居世界第二会比该刊最初预测的晚两年。
美国的实际增速比预测的略低,但通胀略高,这使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对美国的预测比较准确。鉴于中国的增长速度,对中国的预测误差要大一些。在增速的预测上,该刊基本准确,但随着中国经济趋于成熟,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正将今后几年的增速预测下调到年均7%。更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趋于停滞——这是政府政策而非市场决定的——以及随着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下跌,通胀大幅下降。巨额贸易顺差仍然表明人民币会升值,所以该刊保持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测,但估计升值将是断断续续的。至于通货膨胀,工业产能过剩仍是制约因素,但正逐渐改善;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将通胀预测下调到3%。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把这些预测作为默认假设纳入了图表(2014年8月22日更新)。由此计算,预测中国将在2021年重新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