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印度低成本火星计划预算低于《地心引力》
当地时间9月27日,印度莫迪总理在第69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言。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当地时间9月25日,印度“曼加里安”号(Mangalyaan)火星探测器在7300千米高度传回首张火星照片。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中新网9月30日电 印度作家古尔恰兰·达斯近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他在文章中表示,印度25日将一枚卫星送入火星轨道,这次太空任务成本之低,执行之灵活,均让世界震惊。
达斯表示,在完成任务的3年中,印度仅花费7400万美元,费用大约只是美国最近一次火星任务的九分之一,且美国的任务耗时6年。
据悉,要到达火星,“曼加里安”号(Mangalyaan,在印地语中意为“火星船”)首先要执行一个复杂的弹射轨迹,围绕地球飞行几次,借助地球的重力场获得足够的速度。到达预定位置后,其休眠的系统和发动机被唤醒,卫星在火星的暗面依靠电池运行,执行精密编程的远程动作。
文章称,这种尝试不仅仅花费极为低廉的预算,而且传送回来的照片质量也让全世界的科学家兴奋不已。
文章表示,许多人认为,印度还不如将这笔钱用在供应干净的水和厕所上,在很多地方,这个国家依然是极度贫穷的,他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认为在太空研究上支出只是富国的爱好,他们就认识不到,建设国家需要像这次太空任务那样的伟大成就,由其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投身理论和应用科学事业。在培养能极大地造福国家的人才方面,这种鼓舞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这次太空项目的投资比预算1亿美元的影片《地心引力》低,甚至比一部宝莱坞大片还低。印度科学家是怎么以这么高的经济性取得成功的?
文章指出,不仅仅是因为用工成本更低,或者本国研发的技术比进口的便宜。还因为项目经理专注于几个关键的目标,并且在执行上极为出色。这一点给国际上的科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英国的安德鲁科茨教授,他将成为欧洲2018年火星车任务首席研究员。
“曼加里安”号的任务仅限于测量火星大气中的甲烷,这或许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这关系到火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西方的科学家对印度的火星探测任务感到兴奋,因为印度的任务与美欧的火星探测努力完美契合。“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三个点进行测量,这实在太好了,”科茨教授说。
没人比印度总理莫迪更理解火星任务的现代化价值。火星任务让印度重新回忆起涌现大批杰出科学家的更早的一代,其中一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上周“曼加里安”号进入火星轨道后,莫迪敦促每一所大学和学校花5分钟品味这个时刻,就像他们品味一场板球的胜利那样。
莫迪还推出了“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旨在说服企业在印度投资,提振印度不成功的制造业。莫迪表示,卫星发射成功归功于“我们能做”的态度。
文章分析称,印度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经常被官僚制度和腐败拖累,因此印度确实需要更多“我们能做”的态度。火星任务至少暂时提升了印度公共部门的形象。这恢复了人们对莫迪的信心。
人们开始意识到,莫迪是一位务实的、民族主义的现代化推行者。他计划通过改进政府运转来转变印度:更好的执行,更高效率地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