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媒:对全球变暖不能观望 气候变化后果无法逆转

2014年11月18日 16:2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美英国金融时报网18日发表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撰写的题为《对全球变暖不能观望》的文章。文章说,美国国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标志着该党长期诋毁奥巴马总统并阻挠其政策的战略得手。这一结果将对美国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但它也会对全人类产生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美国是全球规模最大且技术最为先进的经济体,是全球开放经济的保障者,也是头号军事强国。但美国也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人均排放量位居全球最高之列。

  因此,这次选举的最重要后果可能是,努力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使其不致危险失控的那一点点残余希望将会破灭。各国不可能守住自己疆域范围内的大气。转变全球当前轨道是人类的集体任务。没有美国的意愿和技术资源,所需的转变就不会发生。其他国家不会弥补美国的角色,实际上也无法弥补。

  很多共和党人似乎已认定人为的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场骗局真够可以的。读一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综合报告吧。设想一下,数千名科学家为了自己那薪酬并不特别丰厚的职业,编出了一套几乎肯定会被识破的复杂的胡扯。这种设想不合理。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份报告中得出哪些主要收获呢?

  报告从现状谈起。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是至少80万年来未见的。此外,人类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不断增加。1951年至2010年,在已测量到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升幅中,超过一半“极有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报告补充称,如果我们保持当前的轨道,气候极有可能会发生更大变化。二氧化碳浓度相对于工业化时代之前翻一番,将导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均衡上升1.5至4.5摄氏度。但温室气体浓度现在已升高逾40%。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疾病、极端天气、食品和水资源不安全以及失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报告还称,减少排放和适应碳排放影响是互补战略,而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这两项措施我们都要实行。至于减排成本,报告辩称,有望将(较工业化之前水平的)温升幅度限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高效率政策,意味着全球消费在2030年减少1%至4%,到2100年减少3%至11%。

  理念上的挑战和实际挑战都相当巨大。但我们必须记住,碳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后果都是无法逆转的:融化的冰川将一去不复返。另外,若要限制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等待的时间越长,到时候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就越多。

  然而,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人类将放弃那条指向更大排放的轨道,这条轨道可能带来严重且无法逆转的后果。为什么?如果我们不去理会相关领域的科学是骗局的指控,那么我们会看到两种解释和两个理由。

  一种解释是,减排措施的成本将过高。然而,应该指出,上述成本将低于(甚至可能大大低于)近年金融危机给高收入国家带来的损失。金融危机让美国、英国和欧元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于危机前趋势水平减少了六分之一左右。一些经济体的损失严重得多。另外,这些损失似乎可能永远无法挽回。

  然而,相当有意思的是,那些认为减排成本过高的人,却希望放松金融管制,使近年的金融灾难再度发生的风险升高。而且,许多反对减排行动的人坚定地相信经济有能力对市场力量作出反应。那他们为什么不相信市场能适应更高的碳排放价格呢?

  另一个理由是不确定性。的确充斥着不确定性,正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承认的。但我们不能混淆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没有结果的确定性。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如果有人辩解称,他之所以在拐角超车,是因为无法确定对面是否有车开过来,你会什么感觉?你会认为他在玩俄罗斯轮盘赌。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这种理由在对待我们所知的唯一可居住的星球时站得住脚?面对不确定性,理性的做法是投保以防范极端后果。

  那么真正的理由是什么?首先是意识形态。要接受存在大的全球环境外部性的说法,就必须也接受政策可以在决定市场结果中起重要作用。并非巧合的是,相信自由放任主义的人,也是最强烈地怀疑气候变化的人。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对未来世代命运的漠然。我们为什么要为那些我们永远都不会认识的人的福祉承担减排的代价呢,就算这些人之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后代?毕竟,漠然的人可能会问,未来世代又会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呢?

  道德上的回应是,我们也受益于我们的祖先,他们努力使自己继承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并留给我们。我们也有相同的义务——即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挑战如此复杂。然而,不管这个道德论点多么强大,也几乎不可能克服我们现在看到的那种惰性。未来世代,甚至许多当今的年轻人,可能会咒骂我们的漠然。但我们才不在乎呢,难道不是吗?

【编辑:丁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