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日本版“五水共治”给环境治理带来启示

2014年12月22日 09:50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分析:日本版“五水共治”给环境治理带来启示
日本富士市自来水处理厂员工向记者展示当地的污水处理技术。

  总有不少去日本旅游出差回来的国人,惊讶于日本的干净,并感叹:日本街道太干净了、几乎没有什么死角;城市能见度就如4K电视,天空常年是“APEC蓝”;自来水完全可以直饮,各种料理都透着健康的味道……

  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不是污头垢面却处处透着小清新,对于饱受水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的中国城市来说,日本的治理经验或许可以带来些许信心——可曾想,半个多世纪前,这片土地和水域也曾饱受洪涝和工业污染之殇,它成功实践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并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和环境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近日,在省外办组织下,记者走访了日本静冈、大阪地区的政府环保部门、企业、环境NGO(非政府组织),看看日本版的“五水共治”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日本,很少企业敢偷偷排污,政府对企业用了什么雷霆手段?

  至今,在日本的中学课本里,还一直沿用着一幅关于“水俣病”的图片:一位母亲怜爱地托着女儿畸形的身躯,凹陷的胸腔、细如枯枝的双腿和茫然空洞的双眼,女儿面朝天空,似乎在谴责着命运的不公。

  图片中的少女是1960年代以来,日本数十万工业污染受害者的一员。

  战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全国掀起了工业化的浪潮,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造纸大市富士市为例,由于监管上的漏洞,工厂废水往往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河中,造成当地农业歉收减产,百姓生活环境恶化疾病多发。最严重时,当地一个重要港口田子之浦港内污物堆积,连船舶都无法通行。

  面对居民的强烈抗议,此后10年,当地政府对港口内的污泥先后进行4次大规模疏浚处理。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公害对策基本法、水质污浊防治法和新的环境基本法。

  静冈县专门修建了专供企业排放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的岳南排水渠。排污企业必须先对自己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到一定标准后,才能将废水排放到岳南排水渠。如果企业每年排出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容量超过2万吨,需负担额外的处理费用。政府还会对排水量在50立方米以上或排出有害物质的企业进行专门检查。

  如果企业偷偷超标排污,那么后果是可怕的——一旦发现,政府会关停企业,企业不单要支付造成污染的赔偿金,还会被强行要求企业引入相当高额的(价值几千万元)处理污水的机器设备。因此企业都不敢以身试法。

  这样通过控制污水总量的排出,田子之浦港恢复清澈,污染历史再未重现。

  有人会问,如果企业在处理污染上投入很多资金,产品成本也会相应涨价,那么在市场上就会没有竞争力。然而这个“合理”的逻辑在日本是不成立的,在日本,一个企业如果对环保无动于衷,消费者就会不满,市场就会淘汰其产品。也就是说,环保不仅是政府的要求,也是民众和市场的要求。

  日本常遭台风袭击,也曾洪水肆虐,政府采取哪些治水对策防治洪涝?

  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静冈县所在的巴川流域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经常遭台风袭击。1974年7月7日,受台风影响,一场大暴雨袭击静冈,总雨量达508毫米,由于无法及时排水,洪水淹没了车辆、房屋,造成当地死亡44人,很多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达213亿日元,史称“七夕豪雨”。

  “那是一段可怕的记忆。”在静冈市治水交流资料馆,该县土木事务所河川改良课职员影山安秀告诉记者。此后,当地政府痛定思痛,开始采取洪水防御、泛滥源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治水对策,以防再遭洪涝创伤。

  首先,政府对流域内的河道进行了扩修,并花了整整20年新造了一条长达6300米的河道——“大谷川放水路”,这个河道连接巴川的中游和海洋,当有暴雨来袭水位高涨时,可通过这一放水路将洪水排入海中。

  另外,在巴川附近,政府建了4个叫“麻机储水池”的工区,下大暴雨时,它可以用来暂时储存河流中激增的水量,以防下游发生洪涝灾害,而平时,它又作为科普公园、运动场等供广大市民使用。除了修建麻机工区,当地政府还利用学校的操场来做储水池。

  这些设施建成后效果显著,同等雨量的台风侵袭,当地受淹房屋从821户锐减到42户。

  中国水处理技术更强,标准更高,为何水质却不如日本?

  在大阪三菱丽阳水处理公司采访时,三菱旗下的几家水处理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膜过滤、药物净化、分离精制等先进水处理技术,不少专业名词听得记者不明觉厉——水处理技术这般强悍,难怪日本的自来水能实现直饮啊。可一打听得知,事实上中国的水处理技术并不低于日本水平,有的技术甚至更高,另外中国水质标准的限定更为严格。

  为何高技术高标准却并未带来更为纯净的水质,日本专家说,除了中国水质本身比较硬外,你们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两码事。中国可能有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但执行不给力,标准不就成了摆设吗?记者汗颜。

  据了解,我国水污染防治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到现在已经很成熟了,而且这些年投入的资金也不少,目前主要还是环境管理机制存在问题,阻碍了技术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因此只有严格执法,让受到污染影响的公众群体加入到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来。周边老百姓是不会让自己要喝的水被污染的。这种坚决保护水源的力量,实际上就给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原动力。(记者 钟卉)

【编辑:葛雨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