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4国际局势聚焦:世界越来越不安全了吗?

2014年12月25日 0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2014国际局势聚焦:世界越来越不安全了吗?
    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生后,失联乘客家属在北京丽都饭店举行祈福活动。中新社发 韩海丹 摄
2014年8月,伊拉克库尔德武装对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作战。

  中新网12月25日电 题:2014国际局势聚焦:世界越来越不安全了吗?

  作者: 査云帆 孔庆玲 王忠会

  2014年即将画下句点。这一年,世界并不太平,载有数百人的MH370与MH17客机先后失事;恐怖主义多国蔓延;致命病毒危害健康;网络黑客使隐私暴露无遗……这一年,马航、“伊斯兰国”、埃博拉等,成为全球关注度最高的热词。这一年,航空安全、反恐安全、卫生安全、信息安全,这些攸关人类生死存亡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写下一页页触目惊心的记录,将被载入史册。

  航空安全:不忘伤痛 业界洗牌

  对全球航空业来说,2014年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年份。100年前,商业航空诞生,开启空中交通新纪元;100年后,多起重大空难令航空安全形势遭到激烈质疑,马航更深陷暴风“中心眼”,备受冲击。

  MH370已“失联”8个多月;MH17上298条鲜活的生命也永久逝去。导致这两起事故的原因,却至今云山雾罩,无从定论。这两起事故足以将马航拖入破产深渊,不得不寻求政府救助;民航业大举“洗牌”也就此触发。

  人命关天,真相却迟迟难产。分析指出,空难调查本身就很复杂,尤其在大国角力的情况下,遇难者更容易成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外媒认为,MH17坠机的“罪魁祸首”,就是“加深”了乌克兰危机的势力。无论是谁有意或无意“击落”了飞机,这场悲剧本就应该避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对中新网记者表示,MH17坠毁一方面是由于航空公司自身风险意识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地区冲突带来的复杂后果。

  人们意识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事故,航空安全隐患,绝不容忽视。专家指出,航空事故具有突发性、偶发性,对各类交通工具的统计显示,结合载客数量、运输距离、装备技术、检修保养、出事几率等因素综合评比,飞机仍可以说是目前“最安全”的出行方式。国际民航组织已着手确立更高标准,试图为民航构筑坚不可摧的“安全网”。

  2014年度汉字,马来西亚选出了“航”字。但愿新的一年,世界不忘伤痛,继续起航。

  反恐安全:IS作乱 “独狼”入城

  今年,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以猝不及防的速度扩张,拥兵自重,彻底搅乱了美国退出中东的步伐,成为奥巴马最头疼的“噩梦”之一。

  奥巴马竞选时曾承诺让美国远离中东战争的泥潭,但随着“伊斯兰国”的张狂进逼,他不得不调整策略,让美国军机重新盘旋于伊拉克、叙利亚国境上空。美国盟友也纷纷入伙,共同打击这股恐怖势力。

  在全球多地作乱的极端势力,还远不止于此。在非洲,“博科圣地”绑架两百女学生,强迫其“嫁给”恐怖分子;在巴基斯坦,“塔利班”突袭军校,犯下扫射百余师生的血案。在欧洲,一些“圣战”分子正利用申根签证渗透入欧,四处流窜,令欧盟防不慎防。

  但更令西方心惊的是,以往自视为“安全天堂”的加拿大,也成了“独狼”袭击的目标;繁华都市心脏地带——悉尼街头咖啡馆的浪漫,也被枪声击碎。专家警告称,相比类似于“911”式的恐怖袭击,“独狼”们将对西方造成更为持久的威胁。越来越多西方人受到极端主义影响,让当局难以侦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分析称,当前,全球反恐形势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像IS这样与政治紧密结合的极端势力逐渐崛起,另一方面,一些恐怖势力四面分散,呈现出突发性更强和具有偶然性的特点。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高祖贵则指出,今年国际安全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端主义态势处于上升趋势,恐怖主义对全球安全的影响仍然较大。

  卫生安全:恐惧比病毒更可怕

  另一个牵引世界神经的高频词,则是“埃博拉”(Ebola)。一年来,埃博拉疫情不仅对非洲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创,对非洲以外的人来说,它也意味着一场人类需要严阵以待的大规模公共安全危机,意味着对生活真实的威胁,而不再只是新闻。在美国出现埃博拉病例后,民众一度谈“埃”色变,抢购防护面具等用品,专家由此呼吁恐慌比病毒本身更可怕,需要理性应对。

  社科院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接受采访时指出,总体来看,这次危机暴露了西非卫生系统的薄弱、有些国家缺乏足够药物和治疗方法。国际社会因反应滞后和缺乏对风俗文化的敏感性,也难辞其咎。

  随着疫情升级,多国医护人员、现金、防护装备、移动实验室等援助源源不断深入抗疫前线;疫苗研制也加紧进行。人们在前线后方,演绎着与“死神”搏斗的感人故事。12月初,世卫组织首次承认埃博拉疫情有所缓解。12月中旬,美国《时代》杂志公布精心挑选的年度人物,身着防护服的抗“埃”斗士作为一个群体当选。

  然而,到目前,这场疫情已夺走7000多人的生命,近20000人遭到感染。贺文萍表示,抗击埃博拉仍是一项艰巨任务,乐观估计,未来半年内会有较大进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病毒,国际社会应当提高警惕,重视疫苗研发,做好防控工作,加强环境卫生系统建设,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网络安全:“心脏出血” 黑客猖獗

  网络上看不见的“无形”威胁,危险性并不比看得见的要低。在地球人通过互联网日益紧密关联的“大数据时代”,来源不明、动机不纯的黑客攻击层出不穷。对抗网络安全威胁,已被列入多国政府的重点日程表。

  “破壳”、“心脏出血”等引发网络安全人士恐慌的程序漏洞,使人们不得不为前辈们的疏漏“买单”。利用这些重大漏洞,不要说企业,就连技术含量最高的军方和政府系统,也能成为黑客唾手可得的“猎物”。此前,上千家欧美电力和能源公司就被名为“能源之熊”的电脑病毒侵袭,黑客能轻松通过输入命令代码让发电系统故障,甚至全面瘫痪。

  黑客也入侵社交网站,令多名好莱坞女星的裸照在网上传播,好莱坞一时间人人“自危”。明星也好,普通民众也好,个人隐私都岌岌可危。关于隐私、安全与侵犯行为的讨论,自斯诺登曝光美国国安局大规模监控项目后并未平息,反而越发激烈。

  网络攻击对国家关系的影响,也令人警醒。近期,索尼影像娱乐公司遭黑案,引发美国朝鲜“口水战”,美方指责朝鲜黑客发起了攻击,朝方则反击否认。12月23日,朝鲜网络陷入大规模的短暂瘫痪,朝方称是因为遭到了“海外攻击”。双方各执一词,令本已不睦的美朝关系雪上加霜。

  崔洪建指出,信息化实现了人的互联互通,但同时黑客攻击和网络泄密是不可避免的。从国家安全层面来说,各国要合作确立规划,提高风险意识,防止错判,降低恐慌。从个人层面来说,国家应对公民隐私提供一定的保护。自身也要加强自我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