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安倍政权“复兴之路”非正路 或误入歧途

2014年12月25日 21:3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再次当选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24日晚在东京阐述新内阁施政方针时称,将推动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法律在明年例行国会上获得通过。

  安倍在大选期间提出“日本复兴,唯有此路”的口号。分析人士认为,安倍政权的执政之路如果秉承以往惯性思维,可能走入险途甚至歧途。

  “安保色彩”突出

  安倍提前举行大选的最大目的就是延长政权寿命。选举过后,安倍政权从只剩2年变为还有4年。而内阁的构成几乎一成不变,除防卫大臣江渡聪德因身陷政治资金问题请辞外,其余17名阁僚均得以留任。

  安倍在24日晚的记者会上,重申确保“安倍经济学”成功。 不过,安倍不再讳言“安倍经济学”只是实现其政治野心的工具。

  他明确表示,优先经济课题的理由是,“因为经济低迷,日本在国际社会存在感低下,日本在外交安保领域身影稀薄”,“有了强大的经济,才能展开强有力的外交,而外交又与安全保障表里一体”。

  25日的《东京新闻》将安倍新内阁的施政方向概括为“安保政策加速、经济政策继续、核电政策维持”。从2015年已知政治日程看,安倍政权的“安保色彩”将非常突出,包括制定集体自卫权相关法案、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迁移问题,以及在联合国寻求“入常”等。

  日本政治分析师岁川隆雄预测,安倍接下来的4年政治日程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两年的施政重点是重启核电、安保法案、TPP协议,同时确保在2015年秋季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连任,在2016年夏季参议院选举中确保足够议席。后两年,安倍将致力于规划修宪路线图,并择机重演解散众议院一幕,顺利延续政权。

  修宪野心凸显

  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指出,安倍表面上声称“经济优先”,但实际是“修宪优先”。日本媒体也指出,修宪才是安倍心目中的“本职工作”。

  安倍24日晚明言,“修宪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挑战)”。他表示,通往修宪之路的桥梁已经搭好,接下来就是怎么过桥的问题了。

  根据日本修宪程序,修宪提案需要分别得到国会众参两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赞成后才能交付国民投票,而如果半数以上国民不赞成,那么也无法修宪。

  国会的修宪阻碍已经显著下降。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大选后继续控制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席,参议院议席虽然未能超过三分之二,但在野党议员中赞成修宪的也不在少数。

  安倍本人也承认国民投票能否过半才是修宪的真正考验和最大关键,但“这并非易事”,需要努力提高民众对修宪必要性的理解。日本多项民调显示,半数以上民众反对修宪,特别是反对修改确立日本“和平国家”形象的宪法第9条。

  此间媒体称,为了寻求最大程度支持,安倍政权最初的修宪案可能避免涉及宪法第9条等争议条款,而是“为了修宪而修宪”,寻求打破战后形成的“修宪禁区”。

  “唯有此路”冒险

  但是,安倍的“唯有此路”并非坦途,可能走入险途甚至歧途。

  首先,安倍明显高估了民意对自己的支持。

  本次大选中,自民党所获议席数继续维持巨大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大多数民众支持安倍政权。由于投票率创下历史新低,只有52%,因此实际上自民党所获选票比例不到全部选民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民调显示,在集体自卫权、重启核电、冲绳美军基地、修宪等具体个案中,民意对安倍政策的反对始终高于赞成。

  其次,“安倍经济学”前景未卜。

  安倍政权一系列施政重点如愿推行的前提是“安倍经济学”呈现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的成果。但是,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日本国债信用评级和展望,均对“安倍经济学”敲响了警钟。民调显示,有六成以上民众对其效果持质疑和否定态度。如果“安倍经济学”破产,修宪等等恐怕都将成为“浮云”。

  此外,地区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有分析人士指出,安倍基于历史修正主义、军国主义、大国主义的所谓“政治抱负”可能继续制造地区摩擦,影响区域稳定,这将反过来对日本经济复苏和对外形象带来极大冲击。

【编辑:李夏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