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伊核谈判最终期限越来越近 离成功还有多远?

2015年02月07日 04: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据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4日称,伊朗对研制核武器并无追求。鲁哈尼此番表态被视为是为缓解西方国家的忧虑。另一边,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为推动伊核谈判而不遗余力,甚至还对美国国会发出警告,称“不要添乱”。

  2月上旬,伊核问题六国将与伊朗进行新一轮谈判,而距离伊核谈判的最终期限也越来越近。这一次美伊两国政府为何格外卖力?伊核谈判距离达成最终协议究竟还有多远?记者连线伊核问题专家予以解读。

  积极的信号

  自2013年11月在日内瓦达成阶段性协议以来,伊核问题谈判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达成最终协议的最后期限也被一拖再拖。

  2014年11月24日,在又一次失望之后,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等6国和伊朗决定,将谈判的最终期限延长7个月,至2015年6月30日。

  如今,距离达成一份框架性协议的时间截点3月1日已不到1个月。这一次,美国与伊朗这两位伊核谈判的关键性主角表现出格外积极的姿态。

  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6日表示,不应在新一轮伊核问题谈判进行期间对伊朗追加更多制裁,如果国会提交相关的制裁议案,他将进行否决。此举被指是为伊核谈判营造有利氛围。

  伊朗方面也在近期打出一套外交“组合拳”,以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分歧。1月14日和16日,伊朗外长扎里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举行两次对话,商讨伊核问题解决方案。16日,扎里夫又与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举行会谈。

  日前,伊朗总统鲁哈尼更是表示,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分歧,但伊朗与西方“越来越接近”达成核协议。即使是伊核谈判的强硬派代表、伊朗议会议长拉里贾尼都认为,对谈判的轨道“并不悲观”。

  “目前看来,奥巴马政府和鲁哈尼政府都对达成核协议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意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文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伊核谈判正处于临近突破的胶着状态。

  战略的考量

  美伊双方积极姿态的背后,是各自战略需要的考量。

  自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以来,中东地区出现权力真空,“伊斯兰国”的迅速崛起更是搅乱中东这摊“浑水”。“在这样的形势下,让伊朗在中东地区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对于维持该地区各方力量的平衡是有意义的。”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分析称。

  田文林也认为,随着战略重心的逐渐东移,美国在中东地区整体处于收缩态势,它希望通过谈判打破僵局,一方面避免伊核问题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换取伊朗在解决“伊斯兰国”等地区问题上的配合。

  而对于仅剩两年总统任期的奥巴马而言,如果能在伊核问题上取得较大突破,也可以为其乏善可陈的外交成绩单添上几许亮色。

  而对于饱受数十年制裁之苦的伊朗来说,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言,“获得一个刺激经济、重新与世界相连并结束孤立状态的机会”是其积极推动谈判的重要目的。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此前刊文指出,虽然2013年达成的临时协议允许伊朗每天出口100万桶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裁对伊朗的影响,但是过去两年围绕伊核谈判的各种不确定性依然加大了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伊朗进行商业投资的风险,从而使伊朗经济面临很大压力。

  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的大幅下跌更使伊朗对外贸易额出现严重收缩。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如果伊核谈判无法达成协议,伊朗2015年GDP增长率将为0。

  “在鲁哈尼看来,借在伊核问题上的让步换取西方解除制裁,进而改善伊朗国内经济状况,是一个比较划算的做法。”田文林分析称,此外,伊朗政府也希望通过伊核问题的缓解,缓和与西方以及整个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并借此拓宽自己的政治与外交影响力。

  未知的前景

  期限将至,美伊双方能否实现更大突破,有关伊核问题的全面协议能否如期达成?

  “总体而言,伊核问题将向趋好发展,美伊双方关系也会有持续突破。”马晓霖分析指出,但其中存在的变数依然不容忽视。

  目前,美伊双方在限制伊朗铀浓缩能力、解除对伊制裁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分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指出,第一个分歧通过双方的妥协还存在弥补的可能,但在后者解除制裁的时间表问题上,美伊双方的诉求差距很大,目前仍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

  美国《外交杂志》在日前的报道中直言,相比古巴问题,伊核问题更难应对,达成全面协议将需要美伊双方都“做出重大让步”。

  然而,仅有让步还不够。“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难以消除。”李绍先指出,这种结构性矛盾包括美伊两国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分歧,以及美国并未真正接受伊朗成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大国。

  此外,有心打破僵局的奥巴马和鲁哈尼还都面临着来自各自国内反对势力的压力。由共和党控制的美国国会始终没有放弃对伊扩大制裁的努力。另一边,由强硬派控制的伊朗议会在2月3日同意审议伊核问题新法案草案,该草案称如果美国实施新制裁,伊朗应立即取消核问题临时协议。

  “两国强硬派的掣肘将成为阻碍伊核谈判的重要因素。”田文林说。

  再加上以色列、沙特等不愿看见美伊关系缓和的第三方变量,伊核谈判的前景仍充满未知。

  本报记者 严瑜

【编辑:吉翔】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