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究日本大米:真正有机米不多 也使用农药种稻

2015年03月10日 15:2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一些中国人通过旅游便利或“海淘”平台,大量抢购价格较高的日本大米。有人甚至在淘宝网贩售日本米,称日本米不含农药,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在山东青岛,一些超市现场还出售日本大米,等等。

  那么,高价格的日本大米究竟怎样?怎么就那么火?它是否真如外界宣传的那样货真价实?让我们来看一看实际情况吧!

  也用农药种稻

  近年来,日本为了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目光盯在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富裕阶层上,希望向这些人推销日本的农产品,这其中就包含大米。不过,日本种稻并不像外界宣传的那样完全不用农药。

  事实上,随着农药导致的公害被逐渐曝光,尽管上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限制DDT等剧毒农药的使用,但为了防治害虫和促进生长,水稻种植仍需使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各种农药。

  日本在1961年制定了《农业基本法》,鼓励使用化肥、化学合成农药和农业机械化,以增加农田单位面积产量,这受到只拥有小面积农田的农户欢迎。

  然而,常年使用化学肥料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等生物本来是能够分解落叶、朽木和粪尿等有机物的,但由于大量使用无机质的化学肥料,有机物开始不足,土壤中微生物减少,喜欢无机质的厌氧性细菌在土壤中大量繁殖。

  最终,植株变得容易患病,为此,农户不得不使用农药,更加导致环境恶化并陷入恶性循环。

  有机米不多

  出于对上述状况的反省,有机农业开始得到提倡,即注重采取天然肥料。比起农作物的收获量,日本开始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全性。

  2000年,日本修改了农林规格(JAS),规定需要在农林水产省登记的第三者机构(登记认定机构)认证,符合审查标准才能称为有机农产品。

  但是另一方面,农林水产省指定的安全性很高的农药和无机肥料则被允许使用,所以严格来说,有机农产品并非完全不使用农药和无机肥料。例如,除虫菊乳剂、菜子油乳剂、硫磺粉剂等农药以及草木灰、碳酸钙、石膏、生石灰、消石灰等无机肥也可使用。

  由华侨创办的中国通讯社营业部长姜德春指出,由于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很多农家不愿意投资,多数消费者也买不起,所以日本的有机农产品数量不多。如今,有机农产品不到全部农产品的10%。

  他介绍,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市场上有不少投机取巧的行为,通过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很多商品则用“有机生产”“无农药”“无化肥”“不使用农药”等似是而非的表述误导消费者。

  他说,实际上,这些商品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农产品,就更谈不上是有机食品了,因为从农产品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加入添加剂,而加入添加剂的产品很难称作是有机食品。对这种打擦边球或钻空子的做法,日本相关的省厅基本上放任不管,也难以监管。

  严查重金属

  尽管日本大米在种植时少不了用农药,但对于重金属的管控尤为在意。日本官方对于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有严格规定。

  而在水稻种植中,镉是最主要的一种需要防治的重金属。镉对于人体健康危害重大,日本富山县发生的“痛痛病”就是镉环境污染,进而导致人体慢性镉中毒的典型案例。

  1970年,受“痛痛病”事件的影响,日本在《公害对策基本法》(现《环境基本法》)中增加了有关土壤污染的内容,并且在当年12月25日公布了《农用地污染防治法》,1971年6月5日开始实施。

  该法是针对以下3种特定的有害物质的:镉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

  都道府县知事在确认农用地遭受这些特定有害物质污染后,就将受污染的农用地指定为“土壤污染对策地区”,并对其制定治理计划。都道府县知事和市町村长要根据计划,采取清除污染土、添加客土、改变水源、转作他用等措施。消除污染之后,才能解除其对策地区的身份。

  环境省和农林水产省主管清除污染,给农田添加客土的工作。农林水产省还推广植物净化技术,种植能够高效吸收镉的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镉,此外还推广实施“灌水管理”,即在水稻抽穗时期前后,在水田灌满水,遏制水稻吸收镉。

  对于日本产大米中的镉,即使是自家消费用的非出售大米,农协等方面也会根据生产者的希望,实施调查分析。如果发现大米中的镉超过了《食品卫生法》规定的标准值,就会与销售的米一样,通知生产者方面不要食用,翌年种水稻时则采取“灌水管理”等措施降低镉含量。

【编辑:丁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