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媒:连日酷暑让东京出租车生意火爆异常

2015年08月12日 14:21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

  据日本J-CAST网站8月11日报道,日本东京都酷暑天气持续,出租车意外地成为“特需”,生意火爆。由于酷暑和无常的雷雨,很多公司职员“无论如何都不想步行”,在终点站排起了等出租车的长队,想在路上招停出租车也变得十分困难。

  8月7日东京市中心最高气温37.7度、刷新纪录

  被副热带高压覆盖的日本列岛,2015年8月8日全国气温仍呈上升趋势,但东京市中心时隔9日终于降至35度以下。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7日,在日本全国的928处观测点中,达到35度以上酷暑日的有199处,30度以上盛夏日的有690处。东京市中心达到了2015年最高温度37.7度。

  在这连日火辣辣的炎炎夏日中,出租车的客流量增多。原因在于人们“太热不想走路”、“想凉快一点”。另外,也有女性因为怕妆花掉而打车。

  在东京市中心找到空车变得很难

  有位出租车司机介绍说,“在市中心跑,车不会空超过1分钟。前面的乘客刚下车就会有后面的乘客坐上来”,生意繁忙。

  在写字楼一条街,有不少人因为天太热,即使短距离也想乘出租车。一般是在去商谈目的地时打车,为了“想在到达时尽量避免衣服被汗湿掉”。最近白领都穿夏季简装,很少穿套装上衣,即使这样还是感觉热。

  前文中的那位司机还谈到,“每日的营业额比平时多5000到1万日元”。东京都因出租车管制的放缓被“减少车辆”,或许也有影响。

  一般说来,在酷暑日“增长”、“赚钱”的买卖,就会想到卖空调、风扇等的家店量贩店,清凉饮料、啤酒生产商、便利店、超市,卖冰激凌、刨冰等的饮品店、庭院式啤酒店、泳池等休闲产业。

  但在写字楼一条街的Doutor咖啡或星巴克中,经常会看到因酷暑难耐想要清凉和补充水分而来咖啡店避暑的白领们。

  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经济调查部首席经济学家永滨利广在8月3日的宏观经济分析报告“Economic Trends”中指出,假定2015年7-9月东京大阪的平均日照时间跟与常年相比增加29%的1994年、增加21%的2010年并列的话,“预计2015年7-9月的家庭实质消费两城市将各增6千亿日元(增加0.9%)、4千亿日元(增加0.6%),实质GDP分别提升4千亿日元(增加0.3%)、3千亿日元(增加0.2%)”。酷暑能刺激个人消费,提高经济水平。

  酷暑日太阳能发电全面运转

  另一方面,太阳能发电也因酷暑“全面运转”。日本《朝日新闻》(2015年8月8日)以“太阳能发电普及和节电落实 酷暑亦有足够电力“为题,做了大型电力公司即使在酷暑日也能持续供给比较充足的电力的报道。“虽然原子能发电已停止,但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和节电意识的落实,不必有盛夏电力供应不足的担忧”。

  根据太阳能发电协会数据,日本国内的太阳能发电的导入量在“3·11”大地震前的2010年3月末约为280万瓦,2015年3月末达2700万瓦,是之前的9.5倍。据《朝日新闻》报道,即使预计输出低下,但“仅增加部分就相当于10座原子能发电的量”。

  另外,永滨利广还指出:“以面向饮料和家电为中心的纸箱贩卖量预计也会增加。”另外,饮料和护肤品的营业额良好,化妆品和制药相关行业在酷夏也顺风顺水。最近30到40几岁的白领很介意汗臭,男性用防汗臭用品市场正在扩大。

  太热所以根本不出门的人也有很多。受此恩惠的是外卖披萨。另外DVD租赁店、日用品贩卖网店、邮购网站等的网络快递服务等也随着天气变热而生意大增。

  即便如此,永滨指出“在刷新酷热纪录的1994年和2010年的7-9月期间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正增长,但必须注意的是那之后的10-12月,个人消费主导转向大幅度负增长”。例如,“今夏日照时间延长导致来年的花粉飞散量增加的话,花粉过敏症患者就变得不易出门,来年春天的个人消费就有可能下降”。

  J-Cast网站称,看来酷暑带来的也不全是好的事情。(实习编译:王亚纯 审稿:王欢)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