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亚太多国“连锁强震”致伤亡 地球进入活跃期?

2016年04月16日 0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4月16日电 综合报道,自今年4月10日前后以来,日本、缅甸印度边境、菲律宾、阿富汗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多国相继发生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这些地震震级较高、发生次数频繁、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力、影响人类生活。种种迹象让人不得不开始怀疑,地球是否进入了地质活跃期?

  【震动有规律:多处在地震带上】

日本熊本地震
日本熊本地震

  短短6天内,亚太多国发生有感地震,并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4月16日凌晨,日本九州岛发生里氏7.3级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民众避难中,当地发生大规模断电。

  4月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千人受伤,数万人被迫疏散;

  4月14日凌晨,菲律宾5.9级强震,造成3人受伤;

  4月13日,缅甸西北部发生6.8级地震,在孟加拉国造成60余人受伤,在印度造成6人受伤,并造成印、缅、孟部分建筑物倾斜或受损;

  4月10日,阿富汗发生7.1级地震,致巴基斯坦3人遇难、27人伤。

  连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也数次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

  综上可见,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可能已进入活跃期。

全球地震带
全球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涵盖了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频繁,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近期发生地震的日本、菲律宾位于该带上。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该带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能量15%。

  该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穿地中海,经伊朗高原,进入喜马拉雅山东端向南拐弯经缅甸西部、安达曼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之班达海附近,与西太平洋地震带相连。近期发生地震的缅甸、阿富汗则位于该带上。

  【地震别恐慌:多数感觉不到】

  据地震学家统计,地球每天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因震级太小或离人口聚居地太远,人们感觉不到。而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约有一二十次。震级为8级左右的地震,全球每年仅出现一两次。

  相关统计显示,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达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鉴于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故有观点认为,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资料图:地震救援演练
资料图:地震救援演练

  地震活动是正常现象,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局部性的,因此民众大可不必过于恐慌。

  相关数据显示,并非每次强震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与震源深度、地震时人们的作息状态和震区房屋抗震性能相关。

  此外,加强民众的灾害应对与预防意识也可降低风险。如地震频发的岛国日本,该国各地就常以资源匮乏、防御困难等因素为背景,组织防灾抗灾教育和能源紧张演练活动。这能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使得日本人在面对灾害时往往表现的井然有序,将伤亡减少到最小。

  【地震活跃期?专家说法不一】

日本大地震今昔对比
日本大地震今昔对比

  此前,在被问及地球是否已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问题时,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曾指出:“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不过,也有学者言之凿凿地就大地震进行过预测,如日本名古屋大学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警告说,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是“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称下一次在举办东京奥运的2020年之后4、5年内发生“也不稀奇”,并建议日本政府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地震造成高速公路开裂,影响交通。
地震造成高速公路开裂,影响交通。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全球地震学家尚未找到任何一种异常现象,可在所有大地震之前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这意味着,人类还无法对迫在眉睫的大地震进行准确预报。但通过长期观测地壳断层,可对某地区未来数十年发生地震的概率进行评估。

  此外,发达的预警和信息传播技术,也可在破坏性较小的地震纵波到达地面时立即发出警报。在导致房屋倒塌的地震横波到达之前,为人们逃生抢出几秒至几十秒的宝贵时间。

  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应对大地震等相关灾害时将会更加从容不迫。(完)

【编辑:王永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