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60天 昂山素季做的这三件事怎样改变了缅甸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3月30日,缅甸新政府宣誓就职仪式,民盟主席昂山素季与当选总统吴廷觉、人民院议长吴温敏一同步入联邦议会会场。
从这一天开始,昂山素季正式走到缅甸政治的台前。
尽管昂山素季受宪法限制无法出任总统,但外界仍然把她作为缅甸现任政府最显著的符号。有人把她称作“影子总统”,也有人把她比作缅甸新政府的“船长”,既掌舵又摇橹。
两个月过去了,昂山素季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在她的领航下,缅甸出现了哪些变化?
【任国家顾问,赢下第一回合政坛角力】
新政府就职后的第一件事,是如何确定昂山素季在政府中的位置。
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中,昂山素季与民盟亮出了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既不当议会议长,也不专司民盟主席,而是通过出任部长和国家顾问的方式入阁施政。
于是,昂山素季以及她的民盟,跟军方和反对力量展开了第一个回合的较量:国家顾问职位。
对于这个有明显“影子总统”色彩的职位,一些人,尤其是军方提出了反对。军方议员认为,这一法案事实上给了国家顾问等同于总统的权力,与缅甸现行宪法相违背。
凭借在上下两院的多数地位,民盟最终赢下了这一回合。
——4月1日,缅甸联邦议会上院通过国家顾问法案。
——4月5日,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下院)通过在政府内设置国家顾问的相关法案,在讨论过程中,军方议员全体起立对议案通过表示抗议。
——4月29日,缅甸总统府公布公职权力排序,国家顾问排在总统之后、副总统之前,位列第二位。
昂山素季出任国家顾问后发布的首则公告也颇有特殊意味:宣布将尽快促使政治犯、政治活动者和被捕学生获释。
赢下第一回合,但昂山素季今后仍然会继续面临与军方及在野党反对者的较量。
缅甸问题专家、新华社前驻缅记者张云飞认为,昂山素季作为外长,可以依法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掌握国家重要事务中的话语权。但安全委员会11名成员中,有5名现役将军和1名军方推举的副总统,民盟方面只有5人。
在缅甸的这个最高决断机构中,如何借助声望和影响力弥合分歧,是摆在昂山素季面前的一大挑战。
【会多国外长,外交方针先睦邻后大国】
民盟政府上台后,外交政策走向让外界非常关注。作为外长,昂山素季从4月初开始,会见了来访的多国外交部长。
昂山素季入阁后会见的第一个外国外长,就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这一点曾引起美国和日本的媒体“泛酸”。
——4月5日,昂山素季与王毅在内比都会谈,表示愿意与中方共同努力,使缅中关系在现有良好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4月6日、7日,昂山素季接连会见到访的意大利外长真蒂洛尼和加拿大外长迪翁。
——5月3日,昂山素季在内比都会见了到访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
——5月22日,昂山素季告诉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我希望人们了解到我们面临的困难,让我们有足够空间解决问题”。
——5月6日,昂山素季随缅甸总统吴廷觉出访老挝。
这实际上是缅甸新政府上台后,最耐人寻味的一次外事活动。在多国发出邀请的情况下,缅甸新领导层最终把同在中南半岛的老挝作为首访对象。
张云飞解读,缅甸新领导层首访选择老挝,反映出缅甸新政府将睦邻关系置于大国关系之前的设计,也表现其不在大国间“站队”的立场。
一些缅甸专家也认为,民盟政府的首次出访地可以看做其今后外交风格与路线的风向标,体现了缅甸“先睦邻、后大国”的外交选择。
【促民族和解,推“百日计划”改善民生】
国内事务方面,昂山素季在促进民族和解上频频发力。
——4月26日,缅甸新政府成立后的首次联合停火监督委员会会议举行,确认昂山素季将领导国内和平事务。昂山素季提出,要尽快举行一次类似1947年“彬龙会议”的民族大会。
——5月16日,昂山素季在内比都总统府主持组建新机构“民族和解与和平中心”,并召开准备21世纪“彬龙会议”的第二次协商会议。
——5月27日,昂山素季首次以联邦和平对话联合委员会主席身份发表讲话,称将改组这个委员会。
新华社驻仰光记者庄北宁说,对于昂山素季而言,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仍是加快推进缅甸民族和解。
尽管政治对话今年初已经开启,但是缅甸和平进程依然任重道远。各方都意识到,民族和解、和平进程不仅关乎缅甸的长治久安,而且关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真正实现和解与和平无疑是摆在民盟政府面前的棘手重任。昂山素季希望通过再一次召开“彬龙会议”,凝聚缅甸各民族共识,推动民族和解进程。
“彬龙会议”1947年2月在缅甸北部掸邦彬龙镇召开,与会的缅族、掸族、克钦族和钦族领导人签署《彬龙协议》,同意建立统一的缅甸联邦,共同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如果说对于昂山素季和缅甸政府,推进民族和解是最紧迫的任务,那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则是更重要的挑战。
张云飞说,缅甸基础设施落后,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堆积如山,在经济规划和引导民众方面仍然任务艰巨。
缅甸新政府履职后,经常提到“百日计划”,指的是在履职一百天内尽快实施的各种项目,也体现了新政府在经济和民生方面的努力。
毕竟,昂山素季和民盟能够走到台前,靠的是选举中的“民声”;而决定她和他们能在台前走多远的,将是“民生”。(记者朱瑞卿,编辑耿学鹏,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