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曾经让舆论炸开锅的TPP被“枪毙” 我们该怎么看?

2016年11月13日 10:29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 

  据美国媒体报道,11月1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会见奥巴马,讨论接班事宜,事后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宣布,奥巴马政府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计划被“枪毙”。奥巴马政府也宣布,不会在任期之内推动TPP在国会获得通过。由于特朗普本人反对TPP,因此基本可以断定TPP已经夭折。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调一年。此前,经过5年多的谈判,去年10月5日,美国等12国宣布TPP谈判结束并达成协议。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那时尽管中国还是国庆假日,但媒体和网上对此事议论非常多,由于所有参与国加起来占全球经济比重达40%,同时因为该协议不包括中国,还有美国日本等国加入其中,有舆论认为,这是一份制衡中国的贸易协议,旨在封锁孤立中国经济。中国可能再一次被拒于世界经济整合的大门之外,甚至还有人取TPP的谐音,称TPP就是踢中国的屁股。

  如今,作为TPP最大的参与国,美国基本上不会通过TPP,这说明了什么?如果美国不加入,TPP还有意义吗?讽刺的是,日本众议院10日强行通过TPP协议,日本这么做意义何在?

  ·央视评论

  奥巴马曾对TPP寄予厚望,在TPP成员国谈判代表就协定达成一致后,奥巴马随即发表声明称,美国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制定全球贸易规则,而应由美来制定规则,为美国产品开拓市场的同时设置“高标准”来保护劳工和环境。然而,TPP并未因奥巴马的美好承诺而乘风破浪,反而不断经受严峻考验。

  国内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奥巴马无法摆平

  在奥巴马政府推动TPP谈判的过程中,美国国内的反对之声就不绝于耳。尤其是工会等组织,对TPP的影响高度关注,指责TPP将冲击美就业市场,并带来收入不平等。伴随着美国国内对包括TPP在内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反对声浪扩大,此次美国大选的两位主要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都对TPP表示反对。

  此外,美国国会也是TPP的重要障碍。一方面,民主党内部普遍不支持TPP。另一方面,在2015年6月,奥巴马凭借部分共和党议员的帮助,在国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了“贸易促进授权”法案。此法案使得未来国会对TPP投票只能投赞成或者反对,不能再对其中的条款进行修改或添加修正案,意在为TPP开辟快行道。然而,随着特朗普胜选,国会共和党议员对TPP的态度必然受到影响。

  特朗普当选 TPP很可能首当其冲

  特朗普此前在竞选时,就对美国推动的TPP持反对态度,他曾指责TPP将摧毁美国制造业。特朗普就任后,将首先聚焦国内问题,将经济和就业放在首位。很可能首当其冲拿TPP开刀,以示其促进就业的决心,更不要说推动TPP通过了。

  日本期待特朗普“回心转意”?难!

  而就在11月10日,日本执政党在众院强行表决通过了TPP批准案及相关法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还考虑在本月17日与特朗普举行的首次会谈时强调TPP的必要性。

  安倍曾高调地公开表示,TPP将成为日本经济实现中长期强劲增长的基础,并要敦促美国和其他签署国尽快完成国内批准程序。表面看,他看重的是TPP的经济功效,但事实上,TPP对日本是否意味着更多机遇仍是未知数。在安倍的视野中,TPP更多代表的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济领域的抓手。日美凭借强大的经济体量,在TPP中可以发挥主导作用,更有望共同利用TPP实现战略目标。

  而现在,尽管日本仍未放弃希望,但事实上,恐怕已经难以左右美国的决定了。

  中国:淡定应对 坚持开放合作

  作为拥有10万亿美元的GDP规模、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中国市场对世界各国极为重要,并成为了诸多国家无法忽视的合作伙伴。包括美日在内的TPP签约国,都无法放弃与中国的经贸往来。12个TPP国家中,有5个与中国达成FTA(自由贸易协定),有7个参与了包括中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此外,中国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逐步构建起了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网络;今年9月,中国成功举办G20峰会,成为引领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发阵营包括57个国家,涵盖亚洲、大洋洲、欧洲、拉美、非洲五大洲,都具有广泛代表性。

  因此,不管TPP背后是何种战略意图,但全球化趋势不会被改变,任何围堵中国的企图也无法得逞。而对于TPP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坚持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我们会持续关注、淡定应对。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苏晓晖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