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调查:赴日游“爆买”降温 体验消费成潮流

2017年08月15日 14:1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东京8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方艺晓 马峥

  “这次来日本我们去了伊豆、热海和富士山,主要是感受一下这边的风景和风土人情。购物方面倒没有花费很多,现在国内商品种类很丰富,网购也很发达,不需要非得从日本买。”日前,来东京浅草体验日本茶道文化的王女士这样对记者说。

被日本坊间用以形容中国游客在日购物出手豪爽现象的“爆买”一词,在12月1日晚间揭晓的本年度“日本新语-流行语大奖”评选中,不出所料地斩获大奖。图为主办方揭晓奖项。<a target='_blank' href='//www.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王健 摄
被日本坊间用以形容中国游客在日购物出手豪爽现象的“爆买”一词,在2015年12月1日晚间揭晓的本年度“日本新语-流行语大奖”评选中,不出所料地斩获大奖。图为主办方揭晓奖项。中新社记者 王健 摄

  如此“少买东西、多买感受”的中国游客,记者近来在采访中遇到不少。从他们身上可以明显感到,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消费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

  日本观光厅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访日外国游客数量达1375.73万人,同比增长17.4%。中国大陆游客在日本的消费额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居于首位,达到3718亿日元(约合223亿元人民币)。但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整体和人均消费额分别下降4.7%和14.9%,其中人均消费额降至22.5万日元左右(约合1.4万元人民币)。

  形容中国游客在日本大量采购的“爆买”一词2015年曾当选日本年度流行语,甚至成为日本一大现象。如今,中国游客的疯抢热潮逐渐回落,两年前的“爆买”现象已不多见。

  在东京新宿一家大型电器店,中文导购王小姐告诉记者,游客“爆买”热度比以往有所消减。“前年在中国游客中人气最高的日本马桶盖、电饭煲已经不吃香了。去年客人最喜欢买的变成吹风机、剃须刀等小电器以及口罩、润喉糖等。今年买这些的游客明显又比去年少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游客不愿消费,而是把旅游支出的重点放在了不同的地方。从“爆买”转变为体验,似乎是越来越多中国游客的选择。

  在日本经营旅游公司的孟凡海透露,比起跟团出游,近来更多的中国游客选择以自由行的方式体验异国风情。“以前客人最喜欢进药妆店买东西,我们团里经常有人一买就是上万块。现在,年轻人更愿意适当缩短在免税店的停留时间,把重点放在观赏美景、品味美食,甚至看场演出上。很多游客事先会在网上查攻略,做好功课。来日本后泡泡温泉、试穿日本和服、去沙龙做美容、品尝寿司、“和牛”肉等。今年4月,赏樱的游客比往年大幅增加,公司也开发了更多体验式的线路套餐。”

  中国游客的一系列消费数据曾令日本经济界兴奋不已,而“爆买”热潮的消退也引起日本社会的关注。

  日本作家中岛惠在《爆买之后去向何处》一书中分析,很多日本人对中国游客还保留着“素质不佳”的刻板印象。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英语流利、衣着优雅得体、有他人意识。中国游客的消费动向已经从几方面开始转变:从购物到体验;从大都市到地方城市;从团队游到自由行。这种转变速度是很多日本商家没有预料到的。日本人应更多关注这样的新兴群体。

  《打开中国游客钱包的80种方法》一书则认为,“爆买”曾给日本带来赚钱的新机遇。在“爆买时代”结束的当下,要吸引中国消费者,则需要商家提供与价格相符的服务和体验。

  在东京浅草日本文化体验教室工作的讲师高桥奈奈惠告诉记者,今年前来体验穿浴衣、茶道、人力车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比往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为此,一直用英文讲解的她正在学习中文。“我非常高兴见到这么多中国游客来日本。很多中国游客对日本文化很感兴趣。通过这样的体验,中国游客可以感受日本文化,日本人也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买东西,更重要的是来到这个地方,收获只有在这里才能有的体验。”

【编辑:吴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