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个故事带你了解真实的“九分哀愁”耶路撒冷

2017年12月20日 09:54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视频:安理会未通过涉耶路撒冷决议草案 中方呼吁和平  来源:央视新闻

  你知道真实的耶路撒冷是什么样子吗?这三个故事会告诉你

  【环球时报赴耶路撒冷特约记者 纪双城】“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新一轮抗议、冲突、暴力事件再次在这个三大宗教的圣地上演,外界不禁担心,“九分哀愁”之上又将再增添多少不幸?“特朗普在为谋求连任寻找加分的机会,却将耶路撒冷推到风口浪尖。”耶路撒冷当地一名叫萨达姆的司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发表这一重要声明的当天,记者星夜赶到耶路撒冷。身在这座城市,感受不到犹太人热烈庆祝的气氛,看到的只是大街小巷巡逻警察昼夜不停进行警戒的身影。

资料图:耶路撒冷居民定居点。<a target='_blank' href='//www.johnnytowncar.com/' >中新网</a>记者 李雨昕 摄
资料图:耶路撒冷居民定居点。中新网记者 李雨昕 摄

  犹太人阿舒勒:美国迁馆?这座城市经历太多,我们早已学会“眼见为实”

  由于时差关系,特朗普12月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时,耶路撒冷已经入夜。在冷清的街道上,《环球时报》记者没有看到欢呼雀跃的人群,也没有看到愤怒不满的示威者。在这一夜,耶路撒冷仿佛没有听到特朗普的这一声明。7日清晨,记者步行路过耶路撒冷市政厅,看到建筑物门前罕见地悬挂巨幅美国国旗,它与耶路撒冷市旗、以色列国旗并列挂在一起。显然这是一种庆祝,也是为了彰显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除此之外,在美国宣布这一重要决定的第二天,《环球时报》记者依然没有感受到什么庆祝气氛,穿过市政厅前广场的仍然是那些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记者在耶路撒冷走访的第一户犹太居民,是十多年前从美国移民过来的考古学家阿舒勒。他们一家人生活在耶路撒冷城西地区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楼里,周围邻居都是他们熟悉的犹太人,小区颇为安静。熟悉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座四周群山环抱的城市,面积大约12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90万。以老城为中心的城东地区,是巴以冲突的中心地带;城西地区则是以色列行政中心所在地,是犹太人的生活社区。

  “为什么没有看到庆祝的人群?”对于《环球时报》记者的提问,阿舒勒回答说:“我们在家中与亲戚朋友一起庆祝了,只不过,不会在公开场合表露太多。”阿舒勒并没有对美国的做法表示感激,而是一再地对记者说,犹太人在这个时候需要冷静:“这只是一纸声明,即便美国大使馆搬到耶路撒冷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作用,更何况,现在搬迁计划还未落实。”阿舒勒说,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犹太人已学会“眼见为实”。

  虽然言谈表现颇为冷静,但是阿舒勒仍希望他和家人能成为历史的见证人。他特意拿出孩子的美国护照给《环球时报》记者看。在出生地一栏上,只印着“耶路撒冷”,没有国名。“这本护照会在2021年更新,我希望到那时候,能够领到一本出生地写着‘耶路撒冷,以色列’的护照。”

  阿舒勒认为,将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首都,美国的声明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看未来的时局以及能否向和平繁荣的方向发展。阿舒勒说:“现实与梦想还有不小的差距。”聊到这里,他看了看手表对记者说,采访要结束了,因为他要去接孩子放学。

  和阿舒勒见面在12月8日,是一个周五。这天是伊斯兰教的主麻日,穆斯林需参加集体祷告;与此同时,当天从傍晚时分开始也是犹太教的安息日,犹太人要在持续一天的时间里中断所有外出工作,和家人准备好两天的餐食一起过节。阿舒勒之所以急着和记者告别,一方面是因为要赶在安息日开始前,不违传统地将孩子接到家;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主麻日祈祷活动结束后,当地穆斯林会聚集示威,甚至可能发生流血事件。阿舒勒的孩子在耶路撒冷老城的犹太教学校读书,阿舒勒说,作为普通市民,他需要时刻顾及家人的安全。

  华裔犹太移民小郑:责怪父亲迟来的平安问候,父亲说“不敢问,不敢想”

  “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不感到担心吗?”与耶路撒冷华裔犹太移民小郑聊天时,《环球时报》记者也问起她安全问题。小郑说,她收到家人的问候大多数都是与耶路撒冷发生的冲突有关的。有一次,小郑在耶路撒冷中央汽车站发生爆炸事件过后的一周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问她,出事的地方是不是她日常出行必去的地方。小郑对父亲说,为何要“明知故问”,为什么不早点打电话给她。父亲低语说了六个字:“不敢问,不敢想。”

  在交谈中,小郑对《环球时报》记者感慨说:“这座城市还是越来越宗教化了。”她表示,很多人一提到耶路撒冷就会把它和巴以冲突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即便在犹太族群内部也存在分歧。比如,犹太人也分宗教和非宗教派别,两个人群会因为宗教人士是否也该履行以色列义务兵役制问题争执不休。而对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一些宗教保守派人士坚信,这片土地只属于他们。“如果这只是一片土地的简单分割问题,巴以争端话题早已被送进博物馆了。”小郑说。

  随着冲突不断,加上耶路撒冷经济水平高,小郑在采访中也不断感叹在这座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她说,她到这里已将近十年,但在一套房子约200万新谢克尔(约合376万元人民币)的现实面前,拥有一套耶路撒冷城内的房子还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由于时局而承受经济压力的还有信奉基督教的乔治。他出生在距耶路撒冷约10公里的伯利恒,时常在两座城市间奔走。乔治告诉记者,以前,在伯利恒居住的多数是态度温和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矛盾冲突很少,城里总是一片祥和的景象。现在,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之间的巴以隔离墙冲突不断。

  乔治是一名职业导游。与耶路撒冷相似,伯利恒的经济收益有65%来自旅游业。乔治说,以往,周末会有数千人到访伯利恒,但眼下游客人数骤减,周末只有几百人。耶路撒冷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两个词根组成,意为“和平之城”,但在乔治看来,“和平”和“城市”已被硬生生拆开。

  阿拉伯人达亚尼:祖祖辈辈在这里住了近千年,身份证件显示仍是“访客”

  虽然小郑认为耶路撒冷如今充满宗教色彩,但这并不影响她在这里认识不同宗教背景的朋友。生活在耶路撒冷老城的阿拉伯居民达亚尼便是小郑向《环球时报》记者推荐认识的。

  走进著名的雅法门,在高高低低的石板路走几分钟,就能找到年过五十的达亚尼经营的店铺。店铺就在路口边,可以称得上是位于“黄金地段”。记者好奇地问达亚尼为何能占据如此好的商业位置,他笑说,这不是他的功劳,因为店铺是他的祖业。

  达亚尼的祖辈在公元12世纪萨拉丁时代就在耶路撒冷老城安家,一张树形的族谱如今被珍藏在这个世代经营的店铺里。达亚尼在交谈中一提到祖上的兴盛历史,眼中就会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达亚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他没有其他事情要忙时,就喜欢待在店里看着外面人来人往,想想年轻时的往事。达亚尼说,在他的青年时期有过不同族裔背景的同学一起学习玩耍的经历,那时候大家很快乐。后来,伴随着冲突事件、伤亡数字不断出现,大家都能感觉到彼此的眼神发生了变化,慢慢地就不在一起玩了。达亚尼表示,这种遗憾还在持续,他原本的生意伙伴也有犹太人,但现在的局势,令大家连讨论商业话题的气氛都没有了。

  记者与达亚尼的交谈一度中断,因为达亚尼及其附近邻居想看看美国驻黎巴嫩使馆遭穆斯林示威冲击的突发新闻。不同的城市正在上演相关的冲突,当地居民都感到新一轮耶路撒冷争议很难在短时间里画上句号。

  采访继续,达亚尼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特朗普此前说,如今到了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时候了,然而,“现在根本不是说这种话的时候”。达亚尼认为,想要化解分歧,首先应解决耶路撒冷不同族群之间的积怨。除了宗教相关问题,现实生活的矛盾也是造成不和的原因。比如,像达亚尼这样世代在耶路撒冷生活的居民,想要申请扩建房屋往往需要等上十年;同样是养育孩子,犹太人家庭每月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400新谢克尔的奶粉钱,但达亚尼的家庭只能领到一半。和阿舒勒一样,达亚尼在采访中也拿出个人身份证件,这是他刚更换的以色列官方认可的证件,上面显示,他在耶路撒冷是一名“访客”。

  自美国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以来,老城不少穆斯林商贩歇业罢市,选择用一种平静的方式告诉来访的各国游客,耶路撒冷的归属不是美国说了算。因此在达亚尼店铺附近,《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很多店铺都是“铁将军”把门。达亚尼并不是其中一员。这两天,他将更多时间用于联系土耳其的新供货商,为明年的生意做准备。“我不参加罢市或者街头抗议,因为我的父辈祖辈已经看得太多了。”达亚尼说,这座城市几千年的爱恨情仇周而复始,家人早就告诉他,不要因为城外的任何变化而放弃祖业离开老城,“即使作为个人,我也是历史,而我这段历史还远远没有走到一个节点”。

【编辑:李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