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特蕾莎·梅挺过“逼宫”仍未脱险

2018年12月15日 05:3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马晓霖(博联社总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12月12日晚,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以不谋求下届党魁与唐宁街10号主人地位为代价,得以在保守党不信任投票中轻松过关。经历“逼宫”的特蕾莎·梅虽然暂时保住党魁和首相两个宝座,未来一年也不再因脱欧议题经受党内“叛军”折磨,但她实际已成“跛脚鸭”领袖,前途险峻,步步惊心。

  12日晚6点至8点,保守党“1922委员会”根据48名本党议员要求,组织党内全部317名议员对特蕾莎·梅进行不信任表决,而弹劾有效需要获得过半数的159票支持。最终,特蕾莎·梅获得200张支持票,远高于117反对票,也算赢得轻松。挺过党内“逼宫”,特蕾莎·梅现场赢得支持者的掌声,她本人却底气不足,以罕见低姿态发表声明称,“我非常感激支持我的同事,但相当多的同事投了反对票,我倾听了他们的声音。”

  “1922委员会”全称为“保守党普通议员委员会”,实际成立于1923年,3年后保守党所有后座议员(非内阁成员)都获准入会。该委员会既能提名党魁候选人,也能弹劾在任党魁,扮演反对派角色,堪称内部制衡机构。据报道,“1922委员会”10日已获发起弹劾所必须的门槛票数,即得到占议会席位15%的48位议员附议,但是,由于担心弹劾成功引发保守党下台反而成就老对手工党,于是押后两天进行。

  尽管特蕾莎·梅所言逃过一劫,脱欧协议带给她本人和保守党的巨大伤害已毋庸置疑。事实上,特蕾莎·梅即使最终为英国赢得脱欧,也已输掉自己并重创保守党。不信任案提出本身就是对特蕾莎·梅执政能力、治国策略和方向的莫大贬损,尤其是脱欧决策。让她更为伤心的是,不仅过半数保守党后座议员要求她出局,脱欧派议员也要求她辞职回家。特蕾莎·梅是承诺不再代表保守党在2022年谋求连任首相后才获取200张信任票,换言之,部分反对者策略性地对她投了信任票,并不意味着支持她继续挂帅保守党和出任首相。

  英国《每日电讯报》不看好特蕾莎·梅能善始善终并直接质问说,特蕾莎·梅得以留任,但是,何时将离开唐宁街10号?当年撒切尔夫人也曾在不信任投票中以55%的支持率获胜,两周后还是被迫辞职。《i》报的评论更让特蕾莎·梅扎心,形容其幸免于党内弹劾,也只是获得“缓刑”,未来几天内如果不能争取到欧盟新让步,她依然面临内阁成员的倒灶挑战。

  对保守党而言,这次不信任投票加剧内部分裂与对立,117名议员赞成弹劾特蕾莎·梅,超过党内议员总数三分之一,数量之大较为少见,内讧内乱相当明显。此前,多位保守党重要阁员在脱欧进程启动后辞职,11月14日特蕾莎·梅与欧盟敲定“软脱欧”草案后,又有部分大臣撂挑子。这次表决显示保守党内部因政见分歧不仅分庭抗礼,而且几乎势均力敌。

  特蕾莎·梅版脱欧草案涵盖边境、关税、脱欧过渡期等三大核心内容,确立英国与欧盟不存在“硬边界”,英欧寻求在自贸区实行深度合作,并将过渡期维持到2020年7月1日。保守党内“急脱派”和“缓脱派”均对此协议不满,使特蕾莎·梅两头受阻,信心大打折扣,将原定12月11日的议会表决推迟到明年1月21日,以便争取更多时间说服欧盟领导人给予英国更多条款解释权,尤其是关于与北爱尔兰相关的利益保障。

  特蕾莎·梅逃过初一难逃十五,最大生死考验不是后院起火,而是脱欧方案交付下院做终极判决。届时,无论支持脱欧的还是反对脱欧的,无论党内反对派还是其他阵营对手,会合力绞杀特蕾莎·梅版本脱欧协议。如果协议草案在议会以流产告终,保守党执政地位基本寿终正寝,届时特蕾莎·梅必须提前辞职,英国议会也将重新大选,谁将主政唐宁街10号并掌控脱欧进程,甚至英国会否就脱欧、留欧重新全民公决,都变成新悬念。

  工党领袖科尔宾日前强调,保守党政府已完全陷入混乱,难以正常运转和掌控局面。特蕾莎·梅胜出后,他又称这个结果对英国民众生活没有带来任何变化,呼吁特蕾莎·梅下周就该让议会表决。工党也许希望议会推翻特蕾莎·梅版脱欧协议进而重新大选,以便乱中取胜,但是,分析家认为,从工党并不积极“倒梅”的态势看,其对未来鹿死谁手也无绝对把握。

  英国保守党已分崩离析,英国社会也陷入分裂迷茫,脱欧进程严重拖累了这个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也给欧盟及欧洲带来新的不确定性。豁出政治前途,破釜沉舟一搏脱欧的特蕾莎·梅已成悲情英雄,脱欧“最后一公里”和今年最后一个月,这位铁娘子和英国、欧盟还将心惊胆战地承受煎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