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国际社会反对对疫情采取过度应对措施

国际社会反对对疫情采取过度应对措施

2020年02月05日 08:48 来源:人民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在这一时刻,所有人应当团结一致”

  ——国际社会反对对疫情采取过度应对措施

  近日,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作出过激反应,采取过度应对措施,与世卫组织建议背道而驰。多国专家学者、主流媒体认为,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各国应当携手应对、共克时艰,而不是以邻为壑,更不应乘人之危。

  “疫情不能成为产生排外情绪的借口”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表示,中国正在努力做好疫情防控。新加坡已做好准备,没有必要感到恐慌。中国能与世界携手打赢这场战役。

  《联合早报》题为“美商务部长涉疫情不当言论引发批评”的报道指出,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称“中国发生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这番不当言论立刻引发美国网友、媒体、学者的广泛批评。文章援引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普拉萨德的表态,认为此等言论是“卑劣之举”。

  对美国一些政客的言论,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指出,“疫情不能成为产生排外情绪的借口,危机面前不能泯灭人性”。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说:“如果我们充满同情帮助之心,那么恐惧和恐慌就会退却。若在疫情挑战面前失去人性,那输掉的就不仅是一场对抗疾病的战役。”

  “相比病毒,过激反应更可怕”

  比利时联邦公共服务部发言人扬·艾克曼斯表示,比利时正在按照世卫组织各项规定行事,中国政府以及多家航空公司、旅行社都已采取了有效措施。比利时会保持高度警惕,但没必要采取其他过度措施。

  芬兰国家卫生与福利研究所所长米卡·萨尔米宁赞同世卫组织“‘关闭边界’无助于疫情防控”的警告。他认为,限制交通会引起很多副作用,导致社会混乱,造成透明度缺失。

  西班牙《国家报》援引西班牙卫生预警与应急协调中心主任费尔南多·西蒙的发言表示,很多迹象都表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本身并不可怕,并且疫情正得到有力防控,没有必要采取人员流动限制。他强调,没有任何理由将亚裔居民都视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患者,西班牙媒体界要尽一切可能缓解社会紧张情绪,全力避免因疫情产生对亚裔居民的歧视。

  菲律宾总统发言人萨尔瓦多·帕内洛表示:“警告那些针对此次疫情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仇恨的人,他们的做法只会加剧人们的恐惧。在这一时刻,所有人应当团结一致,共同消除民众的过分忧虑,遵守卫生部和政府其他部门制定的卫生政策,这才是为控制疫情作出贡献的表现。”

  英国《独立报》评论称:“相比病毒,过激反应更可怕。”文章指出,各国没有必要过分恐慌。

  美国新闻评论网站每日野兽网撰文称,如果美国政府继续缺乏对有关病毒实际传播方式的认识,缺乏对潜在携带者甄别的指导,“无疑会助长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这种风险比疫情本身更严重”。

  “我们应该理性、冷静、科学判断和应对”

  沙特阿拉伯媒体“阿拉伯新闻”网站援引受访贸易商哈利德的话报道称,一些媒体利用疫情进行不正当宣传,“乘人之危”。沙特商界依然对未来沙中贸易往来保持信心。

  叙利亚《复兴报》网站称,中国应对疫情行动迅速,有效阻断了病毒的蔓延。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夸大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并制造恐慌,报道不客观、不公正。

  俄新社刊发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的评论指出,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信息公开透明,并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不断制造和散播恐慌,这种行为“无益且不光彩”。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高级研究员王斌说,中国疫情防控措施果断有力,堪称表率。世界卫生组织给予高度肯定。目前澳大利亚国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并不多,需要冷静看待疫情发展。

  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病毒学教授约翰·内兹率领的团队正在研制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他表示,中国公开各项医学数据全球共享,有利于汇聚全球力量更快攻下这项医学难题。内兹强调,能在极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已是不易,随后快速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避免了疫情蔓延,为全球应对疫情争取了时间。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国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果断的决策力。“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有力措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因此,我认为一些国家的过激反应只会对各国合力抗击疫情造成负面影响,使社会产生更多恐慌情绪,对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理性、冷静、科学判断和应对,共克时艰。”

  (本报曼谷、布鲁塞尔、开罗、莫斯科、堪培拉2月4日电 记者林芮、赵益普、方莹馨、周輖、屈佩、陈效卫)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