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1日电 如果翻开欧美国家报刊杂志,涉及到经济,多半都是一片低沉论调。为什么西方媒体总是唱衰经济?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这种悲观其实来自采编人员自身境遇。文章摘录如下:
我为企业家团体演讲时总会被问及,媒体为何如此悲观。我通常回答,因为记者相信坏消息才能畅销。但我发现,这种悲观背后有一个新的、更为绝望和个人的因素:记者自己的生计正受到威胁,这令他们惶恐不安。
某个周末,我在母校——牛津莫德林(Magdalen)学院参加了一个为文人举行的庆祝晚宴。大约70位作家到场,其中有驻外记者、编辑、纪录片制片人、自由撰稿人等。现场气氛原本应该很欢快,但人们的演讲充斥着悲观情绪。与我交谈的多数客人正为自己的事业,以及整个行业的前途担忧。他们看到,地方报业正在土崩瓦解,全美重要的日报和杂志纷纷倒闭,广播和电视公司处境艰难,到处都在裁员。经济低迷对广告收入造成了空前冲击。
但真正的杀手是互联网:所有免费网站正在粉碎传统媒体机构的经济模式。主流媒体不得不支持亏损或保本的网上运营,而这些运营侵蚀着它们的印刷或广播等核心业务。纯粹的新媒体商家很少为内容创造提供资金。投稿人也乐意免费提交材料。几乎所有老牌出版商和广播商都经历了收入、利润、利润率和现金流的急速下滑。它们的经营模式已经破裂。随着所有者削减内容预算以求生存,内容的广度、选择和品质都可能大打折扣。
因此,多数关于信贷危机和当前形势的文章和报道充斥着悲观和抑郁,实在不足为奇。作者们可能正等着被炒鱿鱼,至少已准备好接受减薪和更繁重的工作量。我惊恐地回忆起80年代我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时,那时有技巧高超的工匠——排字工人——完成印刷广告的印前工序。这门工种今天已经不存在了,被永无止境的技术进步淘汰了。
同样的黑暗效应也可能出现在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中有不少正准备大批解雇高管。我总是遇到这样的情形,打电话到一些公司找人,却被告知我要找的人已经不在那里工作了。奖金和扩张成为历史。过去的整个生活方式都已不复存在。难怪银行没有大举放贷。这种无处不在的恐惧,已经影响到了伦敦金融城和华尔街的分析师、经济学家和其它评论员,而他们就市场和业务前景发表观点。他们的看法当然会是悲观的,因为他们正为下岗和付帐单担忧;在曲终人散之际,他们对自己该何去何从心生疑惑。
媒体和金融业前些年的规模与盈利能力是完全不可持续的。最近几年,美国金融业对国内企业总利润的贡献率超过40%。历史上,报纸和广播的营运利润率可以超过20%,其中大部分是自由现金流。认识到好日子的结束不可避免,并不能减轻裁员带来的痛苦。它对受教育阶层的士气,乃至我们对世界前景的看法,产生了不成比例的严重影响。
不存在简单或速效的药方。好几十万失业者必须改头换面,实现人生转型,找到新职业。1987年股市崩盘后,我认识的许多金融家变成了农民、画家、店主、小说家、慈善家和其它行业的从业者。我怀疑他们中很少有人后悔改行。改行能够拓宽视野,促使人们重新评估各方面的重要性,活得更加健康。传统媒体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兼并、削减成本、提高效率和创造性——调整自身以求生存。所有这些变化让人难以承受,但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况且,无论我们陷于怎样的暂时困境,总会有新的机会。(卢克•约翰逊 译者/章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